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河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2024-09-27 17:34:52    河北日报

粮食生产关乎国计民生。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河北省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改进生产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显著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粮食生产水平较低。”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王挺漳说,1949年,河北粮食总产量只有470万吨。2023年,河北粮食总产量达到3810万吨,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增长了7.1倍。

新中国成立75年,河北粮食生产经历了从面临挑战到持续丰收的发展过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从“大省小农”向“大省强农”的历史性跨越。

科技增产成效明显,粮食单产水平屡创新高。新中国成立75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不断提高科技投入水平,加强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大规模推广应用优良品种,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软硬件同时发力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河北粮食单产水平快速提升,实现了从落后到先进的历史性突破。1949年,河北粮食亩产43.2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4公斤。2023年,河北粮食亩产达到393.5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公斤。

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1949年,河北粮食作物品种主要集中在谷子、小麦、玉米、高粱上,占到所有粮食品种的85%。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更,全省通过政策激励、规划引导、示范带动,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粮食种养结构不断优化。从2017年起,河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因地制宜发展饲用玉米、中药材、油料作物、棉花、蔬菜、水果等作物种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增强,农业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

农业机械化全面推进,生产技术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从零起步,伴随农业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升,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2023年河北省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52846台,是1952年34台的10377.8倍。2023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3%。其中,小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99%,玉米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3%,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4%,三大主粮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助力粮食丰产增收。据农业部门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和排水工程建设、田间道路修建、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架设农田输配电等措施,河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9.9%,为粮食连年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方素菊)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嘉兴外贸打出“稳拓调”组合拳
下一篇: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区域中心(北京)揭牌成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