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山东能源事业加快发展 “能源饭碗”越端越牢

2024-09-29 12:26:36    大众日报

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新中国成立75年来,山东能源事业加快发展,“能源饭碗”越端越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提供充足动能。

多元供给体系越织越密。面对能源消费持续刚性增长,山东加快构建多元化能源供给体系。75年来,原煤年产量由120.79万吨增长到8705.8万吨,全省石油天然气开发生产从零起步,目前原油产量保持在2100万吨以上,天然气产量稳定在5亿立方米以上,长输油气管道总里程从不足80公里增长到1.5万公里。电力总装机增长到22378.5万千瓦,其中风光发电装机达9239.8万千瓦,风光发电量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千瓦时。同时,“外电入鲁”接纳能力提升至3300万千瓦,今年7-8月外电入鲁电量达315.5亿千瓦时。

能源含“绿”量越来越高。新中国成立之初,全省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75年来,山东一方面扎实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煤电发电量占比下降到67.3%;另一方面,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全省风光利用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6.3%。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用电量全部由清洁能源供应,实现每一度新增用电均为“绿电”。

新质生产力越培越强。近三年,全省能源领域共有187个项目纳入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推荐目录,其中38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7个填补国内空白,有力推动能源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刘童 胡锦程 刘长阳)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嘉兴外贸打出“稳拓调”组合拳
下一篇:强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