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四项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重磅发布

存量房贷利率10月31日前批量下调

2024-09-30 12:27:03    北京日报

昨晚,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四项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包括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延长部分房地产金融政策期限。

同时,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明确各家商业银行原则上应在今年10月31日前对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开展批量调整,将利率较高的存量房贷利率降至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附近,让借款人尽早获益。

绝大多数借款人可一键式操作

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倡议,各商业银行将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上加点幅度高于-30基点的存量房贷利率,统一调整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30基点,且不低于所在城市目前执行的新发放房贷加点下限(如有)。根据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消息,此轮调整将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房贷利率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0.5个百分点。

批量调整阶段,首套、二套及以上存量房贷都可调整。去年已经调整过加点幅度的存量房贷也包含在内。

倡议称,绝大多数借款人可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完成“一键式操作”,无需到商业银行网点办理,具体请及时关注承贷商业银行官方平台发布的有关信息。

对于调整方式,倡议提出,各商业银行应尽快完成合同文本变更、系统改造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相关工作。目前,已有多家商业银行表示,将于10月12日发布具体操作公告,确保如期完成批量调整工作。

人民银行还发布公告称,对于贷款购买住房的居民家庭,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15%。

百万房贷30年利息省超10万元

很多房贷族都关心,存款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后,利率能降至什么水平?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重定价日的不同,不同借款人的利率在批量调整后会有所差异,但在重定价日后,利率将降至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附近。

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7月末,全部存量房贷加权平均利率约为4.06%。按当前LPR3.85%测算,根据倡议,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后将降至约3.55%,利率较调整前的4.06%降幅约0.5个百分点,这一预计降幅为平均值,具体到每个合同将各有不同。3.55%的利率水平,也略低于今年前8个月全国新发放贷款利率水平(3.61%)。

记者算了笔账,以100万元、30年期、等额本息还款的存量房贷为例,假设该房贷利率从4.06%降至3.55%,可减少借款人利息支出超10万元,每年节省约3485元,月供少了约290元。

人民银行此前表示,批量调整完成后,预计这项政策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每年可为存量房贷家庭节约支出1500亿元。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中国人民银行昨晚发布的公告还建立了存量房贷利率渐进有序调整的长效机制,如果未来新发放房贷利率继续下降,当存量房贷利率与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偏离达到一定幅度时,借款人可与银行协商,申请将存量房贷利率调降至新发放房贷利率水平附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此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政策落地速度快,超出市场预期,而且覆盖存量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去年首轮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只覆盖存量首套房贷利率,相比来看,这次的范围有所拓展。

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存量房贷调整后,提前还贷会明显减少,也有利于银行稳定贷款规模,提高贷款质量。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人民银行已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低政策利率0.2个百分点,节省了银行负债成本,提升银行可持续经营能力,为银行更好支持实体经济提供必要支撑。综合考虑这些政策措施,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后,银行净息差将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人民银行公告还取消了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的限制。对于新签订的个人住房贷款合同,自11月1日起,可由借贷双方自主协商重定价周期,重定价周期可按年、按半年、按季度。

王青分析,此轮政策调整后,存量房贷利率和新发放房贷利率之间的联动性会进一步增强,消除了因新、老房贷利差提前偿还房贷的必要性,将进一步缓解潜在的提前还贷潮,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尽快止跌回稳,避免影响居民消费。本报记者 潘福达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嘉兴外贸打出“稳拓调”组合拳
下一篇:强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