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明年投用

2024-10-10 14:57:03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孙奇茹)记者昨天从中关村医疗器械园获悉,北京大兴临空区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将于2025年上半年交付使用。这座产业园位于临空区榆垡片区国际生命健康社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0.69万平方米。

不久前,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迎来了几位提前签约的“住户”,包括打破国外高价垄断、在国内率先获批量产“人工骨”的武汉亚洲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从事国际医疗器械贸易的北京汇丰华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从事干细胞生物3D打印研发的苏州诺普再生医学有限公司等。

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运营服务方中关村医疗器械园区相关负责人董琦介绍,园区目前已吸引了全国17家再生医学上下游企业签订意向入驻协议,意向签约入驻面积达3万平方米。园区具备的自贸区、中关村示范区、综合保税区“三区”政策叠加优势,以及邻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交通枢纽的国际化空港区位优势,是吸引这些优质企业集聚的重要原因。

在产业布局上,园区将围绕再生医学产业链,引入免疫细胞、干细胞、组织工程、基因工程等研发生产企业,打造立足京津冀、辐射全球的再生医学产业集聚区。园区内集成了综合楼、孵化器、第三方检测中心及生产厂房等功能区域,内部层高最高达7米,为入驻企业提供功能齐全的灵活空间。同时,园区将通过客货分流、工艺废水处理、废物暂存等专业化设置,为再生医学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条件。园区还配有招商中心、共享办公、会议室、多功能厅、咖啡厅、餐厅、食堂、便利店、健身休闲区等服务场所。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改革显成效
下一篇:嘉兴机场进入全面建设加速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