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河北省大面积“吨半粮”高产新纪录在邢台南和区诞生

2024-10-11 14:55:37    河北日报

今年国庆节以来,邢台市南和区阎里乡阎里村的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夏玉米生产捷报频传:10月1日,经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实收测产,由河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邢台试验站、品种选育与评价岗联合邢台市农业农村局打造的“熙单33”百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1023.11公斤(14%标准含水率,下同);10月9日,由南和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2756亩夏玉米“MY73”种植地块进行机械实收测产,总收获173.43亩样方,平均亩产达869.45公斤。短短几天,该地块接连创出了本年度全省夏玉米百亩方和千亩片的单产最高纪录。

据悉,本年度南和区承担实施了国家级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作为项目核心示范区,金沙河合作社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河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在邢台市、南和区农技人员的具体指导下,在夏玉米种植区大面积应用了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栽培技术,选用耐密高产品种,将种植密度由每亩4000-4500株提高到6500株,实施了高性能播种机导航播种、滴水齐苗、精准化控、4次水肥定向精准调控、病虫害一喷多效等关键田间管理措施。

虽然今年夏玉米生长季内遭遇了播种期间持续高温干旱、散粉期连阴雨、灌浆期阶段性低温等不利气象条件,但经过专家和农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综合运用滴灌水肥一体化、大型植保无人机先进设施等多重努力,试验方最终取得了夏玉米高产的骄人成绩。

“今年麦收的时候经专家测产,我们基地小麦实现了百亩破800公斤、万亩达700公斤的单产水平。现在玉米又获得了大丰收,这得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和专家的有力指导!”金沙河合作社种植基地负责人王豪楠高兴地说。

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的信息显示,金沙河合作社的粮田率先实现了全省大面积周年粮食生产超“吨半”的目标,创造出全省大面积“吨半粮”高产新纪录。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号召,扎实开展小麦、玉米主粮作物单产提升工程。充分发挥省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系统和“一村一名农技员”三支专家技术队伍的作用,大力实施小麦、玉米全生育期精准精细化管理。通过“省包市、市包区、区包村”层层联合包联,将单产提升关键技术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粮食单产水平获得有效提升。(王永晨、师立娟)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改革显成效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