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今天是值得几代包钢人高兴的日子!”

2024-10-16 15:24:28    内蒙古日报

“祝包钢70岁生日快乐!” “祝我们的包钢未来更美好!”……10月15日,是包钢集团建厂70周年庆典之日,这些美好的祝愿让包钢人心潮澎湃。

“今天是值得我们几代包钢人高兴的日子,作为一名‘钢二代’,受父辈‘齐心协力建包钢’奋斗精神的影响,我在包钢整整工作了40个年头,见证和参与了包钢钢铁产业从小到大、稀土产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包钢集团面向未来战略发展研讨暨成立70周年大会上,企业老领导代表林东鲁心情激动: “我坚信,有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白云鄂博资源优势,有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有一支能打胜仗的职工队伍,包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一定越走越宽广,包钢的明天一定越来越兴旺。”他说。

70年筚路蓝缕,“齐心协力建包钢”开启了包钢事业。几代包钢人砥砺前行,推动企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如今的包钢,稀土冶炼分离产能、磁性材料产能、抛光材料产能全球第一,每年供应全球40%以上的稀土原材料产品,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大稀土工业基地。实现了推动中国稀土产业从无到有、综合实力跨上新高峰的巨大成就,是新中国稀土产业的源头和发端,不断引领新中国稀土产业攀援世界顶峰。

就在包钢人为建厂70周年欢庆之日,又发生了一件让他们感到无比振奋的事情:10月15日,全球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北方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工程投入运行,为内蒙古打造千亿级稀土产业、推动我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该项目将对落后的生产线进行产能置换,是新质生产力元素的重要代表,产线工艺技术、生产能力等均实现行业领先,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力求打造出一个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世界一流稀土原材料生产企业。”北方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部副总指挥李虎平表示。

开拓奋进,谱写七秩荣光。接续奋斗新征程,着眼未来,包钢将赓续“红色根脉”,再谱华章。

——聚焦办好“两件大事”,围绕“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当好“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主力军,持续打好“稀土牌”“资源牌”,围绕国之大者推动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把包钢的价值体现在国家最需要、发展最前沿。

——以更新的理念担当新时代,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世界一流企业创建,向科研投入要效益,加快前沿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科技研发和科研人才高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勇挑国家重担,以更大的发展活力带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的爷爷当年从鞍钢来到包钢支援建设,到我这里已是‘钢三代’,从祖辈父辈手里接过建设包钢的这根接力棒,我觉得特别荣耀!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福我们的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走得更宽更广!”包钢集团首席技能大师孙承碧说。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新起点,再出发。包钢人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上步履坚实,齐心协力争作有尊严受尊敬、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奋力续写“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的时代新篇。(记者 蔡冬梅 高慧)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宣绩高铁今日开通 一路好风景
下一篇:“煤海蛟龙”:历经四次迭代 攻克多项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