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湖州:造“一块好田” 扩“江南粮仓”

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百千万”项目207个

李华    2024-10-17 16:30:44    湖州日报

眼下,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保国村的稻田里,金灿灿的晚稻长势喜人,颗粒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丰”景美如画。“看天气情况,计划10月底开始陆续收割。”当地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相关人员介绍,2024年晚稻种植面积为3700亩,预计10至15天完成收割。

2022年,吴兴区东林镇保国村等6村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启动,总面积约1.1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602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946亩。项目实施后,将土地集中流转给种粮大户,依托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机械化耕作条件,以粮食作物和蔬菜轮种方式有效利用耕地资源,实现农民、村集体、种粮大户三方共赢。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围绕“造一块好田”,湖州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深入实施“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程,通过田块归并、道路沟渠重构等举措,实现小田变大田。

据统计,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实施“百千万”项目207个,其中“万亩方”7个、“千亩方”106个、“百亩方”94个。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1.98亿元,完成垦造耕地0.73万亩,建设用地复垦0.5万亩,耕地功能恢复8.38万亩,形成了27.76万亩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良好、适合规模化种植和现代化生产的优质耕地。

为进一步破解耕地、永农碎片化问题,湖州全面开展“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工程,精准调查全市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耕地种植和利用现状,厘清了资源家底“一本账”。通过巩固一批、建设一批、整治一批,同步实施高标准农田认定与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全市多田套合率由73.92%提升至79.69%,助力打造耕地—永农(高标准农田)—粮功区层层套合的金字塔型耕地保护新格局。

“在‘造好田’的基础上,我们着力‘管好田’,加大耕地动态巡查和监管力度。”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人员介绍,湖州全面推行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制”,建设运行“耕地智保”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人防+技防”全覆盖监管体系。

通过耕地整治建设,至2023年底,全市耕地面积实现“三连增”,其中2023年增加4.56万亩、增幅居浙江省前列。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宣绩高铁今日开通 一路好风景
下一篇:近三年投入三百七十多亿元用于医疗卫生事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