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京津冀人大首次协同监督,推动大运河焕发新风貌

2024-10-21 16:15:58    河北日报

近日,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围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情况,在沧州市开展协同监督执法检查,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实地查看了沧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

三地人大常委会为何要对大运河开展协同监督执法检查?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梁久丰表示,开展协同监督执法检查,可更好推动京津冀三地大运河沿线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交流,京津文化高地、燕赵文化高地融合发展。

一水连通京津冀。近年来,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将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作为重要工作予以推进。

2022年,三地人大常委会协同出台《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通过共同起草、联合调研、同步审议,三地的决定实现了文本一致、同步施行。

时隔一年,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第一次联席会议通过了《2024年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工作方案》,决定围绕《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贯彻实施情况,以调查研究、执法检查等形式开展协同监督。

按照统一安排部署,今年3月以来,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分别组织开展了监督调研和检查工作。7月,京津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同监督交流研讨会交流了相关调研情况,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开展协同监督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9月上旬和中旬,北京、天津人大分别开展协同监督执法检查,河北人大分别参加检查活动。

“在这次协同监督执法检查中,我们邀请北京、天津人大共同参加。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大运河开展联合‘体检’,充分发挥三地人大力量,从区域性、整体性角度查找一地一域难以独自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探索解决路径,以法治力量推动古老大运河焕发新风貌。”梁久丰说。

水波荡漾,绿树摇曳。协同监督执法检查期间,东光县在开展谢家坝本体保护,做好运河沿线增绿、环境清理等方面工作取得的成效,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态为根为本。如果不能保持‘长治久清’,大运河也就无法实现对沿线文化、旅游、经济等方面的基础性承载。”协同监督执法检查中,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副部长左山认为。

在沧州市城区,大运河畔的南川老街、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沧州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等地展现出的独特运河文化,正在渗入城市肌理、融入百姓生活。

“沧州市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与城市更新、民生改善有机融合,特点非常鲜明,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朝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宏志表示。

每到一地都仔细查看、认真讨论,记录亮点经验、寻找问题不足。通过协同监督执法检查,大家对进一步深化合作,协同提升三地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水平,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这次协同监督执法检查,是推动协同立法成果落地落实的有益尝试,是凝聚三地人大监督合力的成功实践,是与时俱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的积极探索。”大家认为,未来,应进一步携手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这篇大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开展协同监督执法检查,是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机制建立以来开展的首个协同监督项目。接下来,三地人大常委会将形成执法检查报告,并分别提交三地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记者霍相博)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造高能级平台,共谋海洋合作发展愿景
下一篇:南京由点及面全力打造“无废城市”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