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河北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何以持续高于全国

2024-10-22 15:48:57    河北日报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以来,河北消费品市场亮点纷呈。省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8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068.8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全国整体增速高3.4个百分点,保持了今年3月以来增速持续高于全国且高出幅度稳步扩大的良好态势。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河北省制定出台消费品以旧换新系列实施方案,开展政策培训和全方位宣传,积极组织各类消费促进活动,打造商旅文体健展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典型场景,持续释放消费活力。

在河北,消费很“热”——

以旧换新,点燃消费新引擎。

今年中秋假期,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的京东MALL超级体验店里,等待结账的人们排起了长队。视听组长张辉介绍,1至8月,他们的电视机销售量同比增长了50%。

“这可少不了以旧换新政策为我们带来的客流量。”张辉说,以旧换新的补贴与厂家、商场的优惠活动叠加,让消费者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着眼于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河北省聚焦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提出多项具体举措。借此东风,各地商家也持续开展各具特色的促消费活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一张消费券,带旺烟火气。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财政共拿出约2亿元,围绕汽车、油品、家电、家居等重点商品发放消费券,开展促消费活动,共计带动消费约30亿元。

在河北,消费很“潮”——

文体旅花样上新。到廊坊,你能畅游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学经典魅力;到张家口,你能在崇礼奥林匹克公园体验飞盘的乐趣;到秦皇岛,你能与全国各地几万名乐迷相聚在第三届阿那亚·虾米音乐节,在这片被音乐浸润的海滩上狂欢……

越“夜”越美丽。省商务厅组织石家庄、保定、邯郸、定州等地在“五一”前后启动夜经济活动,围绕夜购、夜游、夜餐等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繁荣居民夏日夜生活。

月月有活动、季季有创新。全省商务部门落实“2024消费促进年”实施方案要求,推出“智能家居焕新潮”“国货潮品消费季”“河北美食荟”等系列活动,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努力激发消费潜能。

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不断上新的消费场景,进一步夯实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

从商品类别上看,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增势良好。

1至8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5%,饮料类同比增长12.4%,烟酒类同比增长15.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7.8%。以上4类商品合计占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21.5%。

从商品结构上看,新型消费不断拓展。

1至8月,全省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2%,其中,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6.5%。文化办公用品类中,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8%。通讯器材类中,智能手机零售额同比增长6.5%。

分析数据可以发现,汽车消费、京津居民入冀消费成为两大亮点。

在张家口华铃集团汽贸园区领克4S店,负责人张丽媛最近干劲很足。她说:“自从咱们省启动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店里的客流量显著增长,新能源车很受消费者欢迎。”

汽车以旧换新是此次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头戏”。1至8月,全省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44.8%,比1至7月加快2.5个百分点。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更有吸引力、更具影响力。

“在唐山宴品尝美食,然后在河头老街游览已成了不少京津游客的习惯。得益于旅游包车免费通行政策,一到周末和节假日,每天都有数十辆大巴载着游客从京津等地来唐山宴,京津游客每天能有1000人左右。”唐山宴副总经理魏永介绍。

银联监测数据显示,1至8月,北京、天津居民入冀消费金额分别为444.7亿元、111.5亿元,占省外居民入冀消费金额的比重分别为31.54%、7.91%。(记者冯阳)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造高能级平台,共谋海洋合作发展愿景
下一篇:前三季度北京地区进出口2.7万亿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