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赤峰市把“好收成”变“好收入”

2024-10-22 16:13:36    内蒙古日报

稻飘香、黍金黄、豆荚鼓、谷满仓……当前,内蒙古新季秋粮已陆续上市,收购工作正由西到东陆续展开。

赤峰市是内蒙古粮食主产区,连续11年实现百亿斤以上目标。据赤峰市农情部门统计,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1884.61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173.6亿斤,与2023年相比,播种面积增加0.1%,预计产量增长4.21%。

三春不如一秋忙,收到家里才算粮。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5%左右,涉及的品种多、范围广、数量大,是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赤峰市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要求,针对农民卖秋粮、备春耕的实际情况,紧紧盯住国际、国内粮食走向和赤峰市秋粮收购市场,发挥“四个作用”支持保障粮食收储和农业生产经营,为切实维护农民种粮收益增添了一层重要保障。

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国有粮食代收代储网点,工人们正在储备新收购的粮食。这项工作还在赤峰市宁城县、阿鲁科尔沁旗、元宝山区的4个国有粮食代收代储网点同步开展。通过国有企业带头,推动全市粮食收购企业主动参与市场,保障粮食购销流动畅通。

发挥“前哨”作用,主动对接秋粮收购市场。全市建立了秋粮收购“市、县、乡、村”四级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全市15个价格监测网点启动周监测模式,密切关注粮食收购价格走势,同时于收购旺季开展玉米收购进度5个工作日上报工作,及时了解秋粮收购动态和进展,确保农民种粮收益得到有效保障。

发挥“引领”作用,精心组织市场化收购。全市积极组织粮食企业参加全国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等,不断搭建产销协作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相关省市大型粮食企业主动接洽,引导粮食企业正在从“卖原粮”向“卖产品”转变,从“大粮仓”向“大厨房”转型,推动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完善。

发挥“阵地”作用,确保“有钱收粮”。近年来,赤峰市不断加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投入使用力度。自2020年以来,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运行平稳有效、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到2024年10月,通过基金累计向52户(次)企业发放共计19.7亿元贷款,帮助粮食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提高粮食企业市场经济中抗风险的能力。

发挥“监管”作用,保障收购市场平稳有序。联合多部门成立秋粮收购专项督查组,下沉至各乡镇、粮食收购企业,紧盯秋粮收购环节,靠前监督、精准监督,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每天对国有粮食企业秋粮收购的数量质量、售粮款支付等情况进行网上巡查,充分发挥了粮食购销信息化平台建设成果,保障秋粮收购市场平稳有序。(记者 魏娜)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造高能级平台,共谋海洋合作发展愿景
下一篇:前三季度北京地区进出口2.7万亿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