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故宫北院区主体结构年内封顶

刘冕    2024-10-30 16:06:40    北京日报

昨天,故宫博物院北院区用一场“匠心精筑、续写华章”慰问演出,庆祝一标段封顶。舞台就设在施工现场的一片空地上。预计今年年底,北院区主体结构将全面封顶。

环顾四周,两年前的黄土地上“长”出3组体量硕大的建筑物。文物展示用房、文物修复用房和办公服务用房都还“穿”着帷幔,戴着红色和白色安全帽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施工。现场的一块展板上,醒目的红字写着:使用年限100年。

300余个减隔震构件将上岗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在京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项目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目前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稳”,是故宫北院区的建筑特色之一。从外观上看,已现规模的建筑主体长得敦实稳重。如果细探建筑内部,二标段就将设置300余个减隔震构件。隔震支座、黏滞阻尼器及抗拉装置配合,成了建筑的“定心丸”,可以实现多维、多点、复合减震的效果。

延续了紫禁城建筑风格的文物展示用房使用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板幕墙系统、香槟金铝合金屋面,营造出红墙金瓦重檐氛围。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颜料优选等方式,“红墙”可以防褪色。

“自愈”混凝土亮相

北院区建筑使用的混凝土也有讲究——采用优质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可以实现百年耐久性指标。

更神奇的是,当出现不足0.6毫米的裂缝时,特种混凝土可以“自愈”,大幅提高建筑寿命。

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混凝土仿生自修复技术模仿了生物组织损伤愈合的机能。“当混凝土出现裂纹或损伤时,最怕渗水,锈蚀内部钢筋,导致墙体鼓胀等。创新特种混凝土遇到水,会自动生成‘结晶’,填补缝隙,避免‘伤情’加重。”

智慧工地“纯绿色”

钢结构焊接机器人、实测实量机器人、塔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施工现场还有一批“机器人”忙碌在不同岗位上。工作人员说:“这里成功实现了各环节、多角度的智慧管控。”

据统计,该工程实现了100%配备节水器具、节能照明灯具、节能环保型施工设备。各类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60%。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北院区项目建设是该院百年发展进程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故宫在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方面的能力,为故宫文物藏品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展示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多优秀的文化成果将惠及众人。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造高能级平台,共谋海洋合作发展愿景
下一篇:北京打造数字金融发展示范高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