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冬闲田”变成“效益田”

潞城区探索“冬小麦+夏播谷”轮作模式显成效

2024-11-07 15:12:19    山西日报

连日来,长治市潞城区抢抓晴好天气,积极开展小麦冬种工作,盘活“冬闲田”,填补冬日种植“空窗期”。

走进成家川街道王家庄村,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冬种景象,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翻地、播种、覆膜,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处处呈现出一派农忙热闹的新图景。潞城区农技专家贾双龙在播种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全力确保来年丰产增收。“通过三年来试验、示范到今天的推广,咱们真正看到了‘冬小麦+夏播谷’轮作模式给农民带来的效益最大化。可以这样说,以前老百姓也搞‘冬小麦+夏播谷’轮作这种种植模式,但是产量不高。现在夏播谷的亩产达到500斤,小麦的亩产达到800斤,让农民看到了希望。”贾双龙说。

产量是最好的证明。今年,看到“冬小麦+夏播谷”轮作模式逐渐走向成熟,第二年种植冬小麦的种植户王立军满怀信心,种植面积从100多亩扩大到200多亩。他说:“希望明年有个好收成,让我们庄稼汉也富起来。”

“冬闲田”成变“效益田”,一年双收促增收。“这种‘冬小麦+夏播谷’的轮作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下的各种微量元素,能够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保证麦子和谷子的产量和品质,实实在在增加农民收入。”据贾双龙介绍,冬小麦、夏播谷轮换种植取得效益,主要得益于两个条件:一个是良种,长治谷子研究所的“6990小麦”更适宜上党地区旱作地生长;另一个就是使用全生物渗水降解地膜,它可以起到保墒、提温还有渗水作用,无论是小麦的积温,还是夏播谷的积温,它都能达到生理上的要求标准,使小麦和谷子都取得丰产。(范珍 杨鹏 申婷婷)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造高能级平台,共谋海洋合作发展愿景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