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台州仙居:科学种植让山地梯田产好粮

张光剑、郑燕睆    2024-11-07 15:22:09    台州日报

秋收时节,稻谷飘香。11月6日,台州市仙居县朱溪镇杨丰山近3000亩梯田,轻量化收割机有序开割。2024年优选的水稻品种亩产达到650公斤,品质也达到国家优质水稻一级标准。

浙江山地和丘陵的总面积超过70%,许多耕地分布在山区。由于土地平整性差,大型农机设备无法进入,存在种粮效率低、成本高等困境。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这几年,仙居通过精准对接中国水稻研究所,引入专家人才团队优化品种、提升产能,帮助杨丰山村开发梯田、提升稻米品质,探索出了一套梯田种好粮的新模式。

“山区生态环境好,对稻米的品质影响大。另外由于昼夜温差比较大,光物质积累多和足,有利于籽粒充实,相对温度低一点病虫害就少发生很多。”中国水稻研究所博士王亚梁表示。

在中国水稻研究所的建议下,杨丰山种上了几款产量高、品质好的水稻品种。2024年,专家又在杨丰山种植了200多亩的实验水稻,总共22个品种。

为了选出更适合杨丰山种植的品种,王亚梁经常扎进稻田,给新品种量“身高”、称“体重”,只为好中选优,“我们把米带回去以后,对其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进行系统分析,最后选择最好的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除了水稻品种的优化,专家还为梯田的水稻种植研制了多件“价廉物美”的实用工具,帮助村民减轻劳动负担,提高效率。一个不起眼的秧盘,就让水稻种植效益翻了好几倍。

对于种植户来说,在梯田里种水稻,机械化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越实用越好,在专家的帮助下,对小型旋耕机的刀片进行了改良,使其能深耕浅耙,促进培肥提升产量。

同时,该县还帮助村民做包装、打品牌,邀请年轻人到村里担任“共富生活委员”,帮助村民开直播卖大米,破解山里货“品控难、销售难、协同难”等堵点,帮助农户和村集体增收。

“以前没有进行系统地宣传,农户都是自给自足。现在我们整体运营,统一耕种、统一收割、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保证了杨丰山稻米品牌的优越性。”朱溪镇党委委员吴丰杰介绍,今年杨丰山村的水稻长势很好,大米品质也很好,估计能给村集体经济增收200多万元。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造高能级平台,共谋海洋合作发展愿景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