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呼和浩特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就业渠道

2024-11-18 11:06:32    内蒙古日报

在内蒙古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教室里不时传来激烈的讨论声,老师正在对同学们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指导。

创业学院教师梁惠向记者介绍,内蒙古财经大学创业主题社区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重点针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创新创业大赛、宏志助航就业能力培训、创业培训等综合培训服务,着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自实施产教融合以来,内蒙古财经大学创业学院为我们公司输送了很多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刘思远是内蒙古塞外明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提及与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合作,她表示,公司也为学生提供了技能方面的培训,针对新媒体全案如何布局、拍摄剪辑、品牌策划、营销等开设课程,并在实践过程中继续带领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公司也创立了一种新的模式,让学生来做品牌孵化。

席斯日古冷是内蒙古财经大学21级的学生,也是刘思远所带领团队中的一员。对于创新创业,他感触颇深。“通过内蒙古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开展的电商培训,我初步认识和了解了电商平台。经过进一步的考察和学习,我开始带领一个由20余人组成的团队做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这个月已成功进入拼多多,目前处在上传产品阶段,希望能把国内优秀的产品推广出去。”席斯日古冷说,学校的创业主题社区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实现梦想的平台,相关课程给予了他们启发和指导。

据了解,目前,呼和浩特市已经建立103个创业专家团,集聚“政策解读+创业指导+项目考评”等服务,开展各类创业创新系列活动5次,服务大学生2350人次,辅导创业成功项目10个。

呼和浩特市聚焦“人社服务提质工程”,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效应,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让群众好就业就好业。

呼和浩特市通过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奖补项目、公共就业服务“10+N”专项行动项目、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项目等,立足于地方市场就业需求,在全区打造首家直播带岗基地;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在4所高校建设留呼就业服务站;合理优化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布局,构建了完善的、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体系。

呼和浩特市还积极打造智慧就业服务云平台建设项目,致力于将自治区人社部门相关系统及数据资源与呼和浩特市公共就业信息化建设成果相结合。通过智慧就业服务云平台建设,在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信息化建设方面,发挥首府先行先试“试验田”作用,为自治区各盟市提供示范和样板。

该平台建成后,直接通过互联网,面向公众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公共就业服务,对呼包鄂榆城市群、呼包鄂乌一体化建设以及自治区整体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智慧就业服务云平台整合职业技能线上培训、“首创助航”创业综合服务平台等5个项目信息化建设内容,按照整合现有碎片化系统、补齐系统缺失功能、提升原有系统功能原则,重点围绕智能政策经办、智能求职招聘、智能精准服务、智能信息监测等方面,全面升级公共就业系统基础架构,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共享融通数据、统一校验规则、全程预警风险,实现了功能全覆盖、经办智能化、全业务一网通办。(记者 郑学良 实习生 丁晨 赵宇昕)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进博会上“新三样”如何释放江苏外贸新动能?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