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金华:三十六条清单促进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晓艳    2024-11-18 11:13:24    金华日报

记者11月17日从金华市委农办获悉,为充分发挥金华市涉茶资源丰富、产业特色明显、产品结构健全、产业龙头集聚等优势,金华市制定下发了《推动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清单》。《清单》共有八部分36条,农业农村、科技、经信等各部门已共同开展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华市各地推进有机、绿色等高品质茶园建设,创建一批具有金华特色的美丽茶园,开展智慧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智慧茶叶加工生产线建设,深化“浙里有机茶”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全市茶叶生产智能装备水平,夯实产业基础。目前兰溪等六地已完成10个美丽茶园建设,全市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超过2.5万亩,居浙江省第一,绿色茶园面积超2.2万亩;建成数字茶厂3家、未来农场1家、智能化生产线78条,生产能力达6000吨。

为做强茶产业链,金华市引导重点茶区建立茶叶精深加工园区,构建“企业+基地”紧密合作模式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高品质新茶饮原料茶基地,培育利用本地茶叶原料从事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领域的精深加工企业。目前全市培育精深加工茶叶龙头企业9家,年综合利用原料茶2万吨,产值达10亿元。

围绕龙井茶、抹茶、黑茶、花茶、有机茶、古树茶等特色优势产业,金华市持续推进技术研究及设备提升,创建技术先进、品质优良、效益显著的龙井茶、抹茶及抹茶食品、黑茶、花茶等高标准原料基地和加工厂。目前全市龙井茶产值达4.85亿元,磐安投资6000多万元全链条提升龙井茶产业;抹茶(碾茶)产值达1亿元以上,居全省第二;黑茶产值达7000万元、花茶产值达1亿元以上,均居全省第一。

建设婺茶品牌体系是发展茶产业、提升茶叶效益的关键一步。金华市做好“婺州举岩”人类非遗保护传承,支持武阳春雨、磐安云峰、兰溪毛峰、箬阳龙珍等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开展品牌升级,重点扶持年生产销售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茶企,依托浙江绿茶推介全国行、浙江农博会等平台开展婺茶的整体展示与推介。全市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其中国家级2家,产值超20亿元,武阳春雨和磐安云峰品牌评估价值分别达27.23亿元和23.51亿元,茶叶出口额达1.19亿元以上。目前计划投资3000万元提升改造浙中茶叶市场。

金华市还构建婺茶综合服务体系,加大金融机构对婺茶生产经营主体等信贷支持,推广磐安“茶E贷”做法,依托农业“双强”农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打造集农事服务、品牌服务、研学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中心。今年全市新增涉茶授信累计6亿元。

此外,金华市加强科技赋能、推进文化兴茶,组建茶叶科技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指导服务,依托科研单位及高校实施农业科技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项目等,开展茶树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推进新品种创制选育,促进茶旅融合发展。目前已组建金华市茶产业服务团队,服务茶企50余次;创建茶旅融合精品线路4条,培育茶庄园4家,茶旅融合项目投资达3000多万元;实施省茶产业团队技术项目10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进博会上“新三样”如何释放江苏外贸新动能?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