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科技考古揭秘圆明园蓝琉璃瓦配方

2024-11-20 11:04:38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正蓝、天蓝、孔雀蓝……圆明园考古现场出土了各式各样的蓝色琉璃瓦。最近,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揭秘了这些精美蓝色构件的配方——在烧制过程中采用了特殊配比的进口瓷釉,尽显皇家建筑用料的考究。

5月,9块清乾隆时期的蓝色琉璃瓦残片被先后送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市考古研究院的科技考古实验室。在X射线荧光光谱仪下,琉璃瓦的胎体呈现细致的颗粒,“不同于明代和清代初期使用粘土,乾隆时期的圆明园琉璃瓦已经开始掺入高岭土。”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金和天说,这种原料松软洁白,烧出的琉璃瓦细致程度堪比白瓷,“我们还用扫描电镜分析了釉面,利用热膨胀仪对部分琉璃瓦的胎体进行了烧成温度测试。经过分析发现,这些蓝色琉璃瓦的釉面是用进口材料混合国产钴料,制成青料烧制的。”金和天解释,混合中西材料,目的是调配出最满意的蓝色。

科技助力下,更多的圆明园出土文物有望被详细“解读”。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海南创新医疗器械获非洲客商青睐
下一篇:天津市首个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合作案例落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