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借港”出海,从黄骅驶向洛杉矶

2024-11-26 13:51:50    河北日报

11月16日上午,黄骅港。装载白沟箱包、蠡县手套、胜芳家具等货物的“合远”号货轮,缓缓驶离津冀国际集装箱码头。这艘船将经停上海港,然后穿越太平洋抵达美国洛杉矶港,预计用时16天。

这是我国北方第一条以快航模式运营至洛杉矶港的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标志着重组成立后的河北港口集团航线运营取得新突破,打通了京津冀乃至中国北方地区至洛杉矶港的最快海运通道。

蓝色海洋中密织的航线,是河北省与世界对话的纽带。河北港口集团先后在黄骅港新开辟6条集装箱航线,通达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印巴等国家和地区。美西航线是从中国港口出发经太平洋通往美国西海岸港口的航线。相比周边港口的美西航线,该快线可缩短运输时间7-9天,更好满足跨境电商产业高时效需求。

曾经,因为有港口无美西航线,河北产品运到美国西海岸,要陆运至上海港再走其他航司美西快线,企业物流成本较高。河北港口集团认识到,必须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美西快线。

任务,交到河北港口集团合德海运公司手中。这是一家内外贸兼营的集装箱航运企业,拥有成功运营中东、印巴航线的经验。然而,与这些外贸航线相比,开辟美西航线难度更大。因标准严苛、流程复杂,该航线被称为航运界“天花板”。

第一个难题是,直航洛杉矶港,还是找一个“中转站”?

对此,大家意见不一。合德海运董事长李文勇琢磨了一番,决定带大家到外面“吹吹风”。2023年10月明确开通美西快线目标后,他们奔赴上海港、洛杉矶港等地调研,谋划整体设计、产品定位。

结合实际,创新方法,合德海运选择“借港”出海,决定先开通上海港到洛杉矶港航线,运营成熟后,再开通河北港口——上海港——洛杉矶港的航线。

这种模式有三个好处:其一,从上海港学到外贸航线方面的先进经验,缩短航线开通时间;其二,助推河北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航线货源主要以跨境电商货物为主,辐射京津冀地区25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其三,提升船舶装载率,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保障航线运营质量。

具体操作上,合德海运组建了一支“尖刀团队”。今年2月份,他们从公司总部、长江片区、山东片区等地抽调骨干力量到上海,组成20人的上海运营中心团队,开始攻关。

其中,最难的一关,是对接美国业务操作系统。合德海运总经理陈莉介绍,美西航线因货种品名丰富、体量大,货物申报时效要求高,无论是船司业务单据传输需求,还是客户对货物全链条跟踪要求,都需要一个强大的业务系统作支撑。合德海运原有的近洋航线系统又不匹配,需重新开发对接。

面对困难,上海运营中心航线管理部经理庞俊雪与合德海运运营操作部经理陈增彦、信息技术总监赵岩等人成立小组,全力搭建系统架构逻辑。吃饭时在研究、回到宿舍还在研究,一个月内完成几百次数据测试……大家都想在测试环境下排除一个个问题,让系统逐步完善起来。“但对于首航时能否在业务系统环境下向美国海关成功传输报文,大家心里依然没底。”庞俊雪说。

今年3月15日,他们积极与有关客户协商,尝试向美国先发第一张单证。

大家精神高度紧张,围坐在一起,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收到报错提示,立即修改,再发送,再等待……第一张单证终于被美国海关部门接受,成功实现业务操作系统与美国端对接。

为了这一刻,运营调度部经理李昆白天与国内相关部门对接、晚上与美国相关部门对接,每天工作夜以继日;家在上海的销售客服部经理李超,走访客户100余家,一个多月没有回过家;行政管理部经理秦丽娇离开2岁的女儿,只身赴沪……

第一家由中国企业运营的点对点直航洛杉矶港的快线,开通了。2024年3月21日18时10分,“合德大西洋”轮由上海港外高桥五期码头完成装船作业启航,13天后停靠洛杉矶港。

如今,北方首条直航洛杉矶港的美西快线,开通了。合德海运创新采用快航模式,搭建河北港口到美国的航线通道。河北省腹地企业可以在河北口岸就近办理报关、查验、放行等手续,其产品可直达洛杉矶港。合德海运计划投入5艘船舶,实行周班运营。

建设更多高标准国际航线,构建开放新格局。“我们将打造心系河北发展的远洋快航航运品牌,为客户提供高品质航运物流服务。”李文勇说。(赵建、戴春阳、郭丰恺)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金华推进跨界河湖协同共治
下一篇: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北京抢占未来健康产业先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