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汽车消费旺起来 江苏已发放汽车置换补贴超25亿元

2024-11-26 14:38:49    新华日报

11月21日,江苏省商务厅收到一面“为人民办事,做群众贴心人”的锦旗,这面锦旗是靖江市民徐露赠送的,以感谢商务厅在她申请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谈及“以旧换新”的这段经历,徐露告诉记者,整个过程有些曲折,但结果却令她非常满意,她感受到了商务厅的“暖心服务”。

今年9月,徐露在了解到江苏省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力度之后,决定将家里开了9年的旧车置换一台新能源车。当时政策的规定是“江苏牌照旧车交易至外省要求在今年7月25日至9月7日期间完成转让登记”,但4S店销售人员记错了截止时间,导致徐露把旧车卖给安徽亲戚时的落款日期为9月23日,所以上传置换补贴资料后因超期而审核未通过。“当时也觉得挺无奈的,毕竟过了截止时间。”徐露说。

为惠及更多消费者,江苏省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在国家政策基础上做出扩容,目前截止时间已从9月7日延长至12月31日。最新政策规定,7月25日至12月31日间,江苏牌照旧车交易至外省且完成转让登记,并在江苏省内购买新车的消费者,也可以申请置换更新补贴。

“当时,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商务厅汽车以旧换新热线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对方详细了解了我们的情况。后来我重新上传资料,没想到顺利通过了,非常感谢省商务厅的帮助!”徐露难掩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次她置换了一台蔚来ES6,根据规定,她所申请的置换补贴达到1.8万元,“现在,我只需要在家‘坐等’补贴到账。”

政策扩容,让消费者获得真金白银的补贴,徐露的经历是江苏省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工作以来许多案例的缩影。记者了解到,截至11月21日,江苏省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已超过30万份,其中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14.74万份,汽车置换申请量16.23万份。全省商务部门组织专班、加派人手、加快审核、加强服务,不断提高审核效率,目前审核通过25.1万份,向消费者发放补贴资金超过25亿元。

全省汽车以旧换新氛围日益浓烈,有力带动了全省汽车消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省乘用车累计销量151.6万台,同比增长6%,占全国销量的8.3%,其中全省新能源乘用车销量73.98万台,同比增长42%,市场渗透率49.1%;10月当月全省乘用车市场销量18.1万台,同比增长13.1%,环比增长3%,占全国销量的7.8%。

在消费者受益的同时,以旧换新的“春风”也“吹”向了经销商。

“以旧换新”政策推出以来,江苏特斯拉门店迎来一拨又一拨消费者,其中近一半的客户咨询以旧换新补贴。“以特斯拉Model Y为例,江苏省的置换补贴1.8万元加上特斯拉5年免息金融政策,一共能节省大约4万元,这么大优惠幅度吸引了越来越多消费者过来咨询,门店销量越来越好了。”特斯拉南京对外事务负责人聂晓朋介绍,江苏省置换政策出台以来,客户线上咨询量、进店客流量都明显增长,新车订单中超过30%的客户参与了以旧换新。

作为二手车销售商,南京一叶轻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书林表示,政策大力度补贴,对消费者而言,有助于提升购车预算,缩短其换车购车时间;对汽车生产厂家及经销商来说,则能化被动为主动,在定价上拥有更灵活的空间,进而推出更大力度的优惠政策吸引消费者。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汽车以旧换新工作,商务厅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联合会审机制,旨在缩短审核时间,加速资金拨付,该机制通过定期开展集中办公,将补贴资金发放方式优化为省级层面统一组织发放,有效缩短了补贴资金兑付周期,实现补贴资金的直达快享,迅速惠及广大消费者;此外,与相关部门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沟通机制,确保在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从而保障汽车以旧换新工作顺畅推进。(姚政宇 颜颖)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金华推进跨界河湖协同共治
下一篇: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北京抢占未来健康产业先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