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守住管好“江南粮仓”

截至11月20日,江西省累计收购新季中晚稻同比增加9.5亿斤

2024-11-27 13:42:25    江西日报

今年以来,江西省持续增强粮食储备实力,全面提升储备管理水平,打好粮食监管执法考核“组合拳”,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确保“江南粮仓”粮满仓。截至11月20日,全省累计收购新季中晚稻67.1亿斤,同比增加9.5亿斤。

粮稳天下安。今年,我省召开了全省粮食流通领域重点工作推进暨粮食收购工作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全年粮食收购工作和当前粮食流通领域重点工作,并相继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4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24年中晚稻收购工作的通知》,明确粮食收购工作具体要求。省粮食和储备局充分发挥全省粮油价格监测点作用,加密市场监测频率,跟踪粮食市场变化,动态掌握粮食生产、购销等多方面情况,及时准确研判全省粮食市场形势,为开展收购工作提供信息参考。

为统筹抓好政策性收购和优质优价市场化收购,我省修订印发《江西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实行“白名单”准入动态管理机制,取消贷款发放倍数限制,新增中信银行为基金贷款业务合作银行,支持企业多渠道筹措资金入市收购。截至6月底,基金规模达4.26亿元,已累计发放贷款超7亿元,进入“白名单”企业148家。省粮食和储备局还进一步优化粮食预约收购服务,升级“赣粮通”微信小程序,国有粮库和民营企业均可发布收购需求。

同时,省粮食和储备局进一步发挥储备粮协同管理联席会议机制作用,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储粮江西分公司、农发行江西省分行等有关部门共同分析当前粮食收购形势,推进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协同运作,推动构建吞吐联动、运作高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政府储备粮收储管理格局。

有效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农民种粮丰产又丰收,是粮食储备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以来,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认真组织开展上年度市场畅销价好稻谷品种的调查工作,梳理排名靠前的10个品种,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国内米粉加工企业对圆粒型早稻的旺盛需求,加大对圆粒型早稻品种的推介力度,持续引导农民调优粮食种植结构,增加种粮收益。制定出台《江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应对极端天气保障粮食收购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各地加强粮食质量监测和价格监测,建立粮食产后应急烘干机制,切实保障粮食收购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种粮农民利益。

加大粮食流通执法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促进粮食行业健康发展。省粮食和储备局全面部署粮食收购监管工作,督促各地重点加强对粮食入库质量检验、支付农民售粮款等重点环节的检查;深化与市场监管等涉粮部门的跨部门、跨区域联合监管,并会同湖南、湖北建立三省粮食流通执法联动协作机制,联合省财政厅印发政策性粮食购销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推动制定行政执法回访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执法质效;充分利用“智慧粮库”信息化平台,建立健全常态化视频抽查机制,实现对粮食购销和储备业务“穿透式”在线远程监管。(全媒体记者李耀文)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金华推进跨界河湖协同共治
下一篇:吉安本土林化香料产业远销海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