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首次将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上升为制度成果

浙江为“千万工程”立法

蒋欣如、祝梅    2024-11-28 16:52:14    浙江日报

11月27日,《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下称《条例》)经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关于“千万工程”的专项法规,首次将“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上升为制度成果。

对此次立法,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黄祖辉予以高度肯定。他说,“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发展理念、产业结构、治理方式和城乡关系,通过立法,有利于基层深入理解、有效运用这一宝贵经验,进一步助推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获悉“千万工程”立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倍感振奋:“这是从法治层面对浙江乡村多年探索的肯定。”得益于“千万工程”,地处钱塘江源头的衢州市开化县金星村从“卖山林”到“卖空气”,村庄环境和村民收入同步蝶变,原村党支部书记郑初一同样欣喜:“我们乡村可持续发展从此有了法规指导。”

2024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对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在这个关键节点立法,有着深远的考量。”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说,全国怎么学,要有可示范可推广的制度样本;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也要以法规制度保障新时代“千万工程”持续深入推进。

2024年初启动立法程序以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建议千余条。《条例》系统提炼了浙江实施“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包括人居环境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优享、文化保护传承、村庄治理优化等,还单设“工作体制机制”一章,对健全财政投入、用地指标、数字赋能等要素保障作出规定,要求各地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落实。

《条例》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同时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如结合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需求,对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乡村文化品牌等提出要求。“浙江实施‘千万工程’的重点已转向乡村运营,《条例》强化了这一趋势,凸显了对未来乡村发展的引领力。”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副主任委员邵峰说。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金华推进跨界河湖协同共治
下一篇:北京:71座地铁站与周边建筑衔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