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稳稳的绿电”点亮河北转型的灯

2024-12-02 15:55:01    河北日报

传统资源大省、能源消耗大省河北,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记者从河北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全省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例超六成,位居全国前列。

这标志着煤电“霸榜”状况发生历史性改变,风光发电正在逐步取代煤炭发电成为河北主体能源之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初见成效,对河北新型能源强省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河北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岳历新介绍,近年来,河北全力推进风电光伏项目,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力调节能力,促进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高质量、高比例消纳。

河北特别是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风能、光能资源富集,发展风光发电得天独厚。但风力忽大忽小,太阳升起落下,发出的电很不稳定,大规模并网消纳是世界性难题。

经过十多年的技术攻关,河北在实施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等工程中,创造了世界上最大容量交流耗能装置、世界上最高电压等级直流断路器等12项“世界第一”,把风光发出的电变成了“稳稳的绿电”,源源不断地汇入国家电网。“柔性直流输电,就是应用先进技术,把横冲直撞的绿电‘莽汉子’,变成温柔的‘小姑娘’。”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高级专家金海望说。

要让新能源充分发挥作用,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至关重要。目前,全省抽水蓄能建设总规模已达2997万千瓦,核准在建总规模达1510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达457万千瓦,核准在建、并网装机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通过火电灵活性改造,煤电正在逐步向调节性、应急备用电源角色转变。河北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氢能等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全面开花”,系统调节能力与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同频共振”。

“稳稳的绿电”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强劲新动能——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用上了绿氢,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全线贯通,实现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的颠覆性变革。秦淮数据、阿里巴巴数据中心用上了绿电,京津冀算力枢纽节点与绿色电力深度融合。

目前,全省每年生产绿电超过1500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煤4500多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亿吨。按照全省统一规划部署,河北正在加速构建风、光、水、火、核、储、氢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到2030年全省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形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城市可持续能源项目主管陈勇表示,河北风电光伏并网装机规模全国领先,创新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破解绿电消纳难题,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中国方案”。(记者潘文静、冯阳)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昌市红谷滩区: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下一篇:北京口岸启用出入境边防检查新标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