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板上发电,板下种茶

杭州首个集中式茶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

温欣欣、傅云潇、吴忱    2024-12-12 15:27:00    杭州日报

在杭州临安区太阳镇太源村茶山上,近2万片光伏板沿山而立,熠熠发光,板下是生长旺盛的当地特色茶树,绿意满满。近日,临安区太阳镇顺发太源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杭州在探索光伏共富模式、打造绿色能源利用和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了解,顺发太源光伏电站项目是当地首个大面积山地“茶光互补”项目,总装机容量10.25兆瓦,占地约300亩,预计投产后25年总发电量约2.6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超过7.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3万吨。

板上发电,板下种茶,借光生“金”。从今年3月进场施工到如今的顺利通电,太源村党总支书记助理谢敏铭见证了这片茶山的“变身”:“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将约300亩茶山租给企业,一年能有十来万的村集体收入。”据悉,“茶光互补”项目落地后,太源村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为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助力富余劳动力再就业。

作为杭州地区规模较大的“茶光互补”项目,顺发太源光伏电站实行全额上网模式,所发光伏电能经由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后并入大电网,直接“卖给”供电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供电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建了由工程、技术、客户服务等多部门专家组成的专项服务团队实行跨部门联合协作工作机制。客户经理联合项目负责人还对光伏电站的接入电压等级、并网方案、储能配置、主接线方案及无功配置等关键要素进行了详细论证和优化,确保电站接入系统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茶和光伏的最优解。

逐“绿”而生,向“光”而行。近年来,“农业+光伏”已经逐渐成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模式,“茶光互补”“渔光互补”“药光互补”等多种项目、场景在杭州纷纷落地。以临安区为例,其借着“每人光伏一千瓦”的倡议之风,仅2024年至今全区新增光伏装机并网17.86万千瓦,达到49.98万千瓦。“目前,包括潜川镇4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太湖源镇50兆瓦集中式光伏项目在内的16个‘农光互补’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会陆续并网投运。”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后续,我们也会做好相关配套供电建设工作,早日‘借光生金’,让‘好风光’变成大‘钱’景。”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民生之盼”变“民生之赞”
下一篇:王府井外文书店老楼完成拆除 新楼将于2026年建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