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丽水龙泉为竹木产业转型发展腾出千亩新空间

周彩萍、连倩倩    2024-12-12 15:34:31    丽水日报

近日,丽水龙泉市制定了《龙泉市竹木“低小散”企业拆后土地利用引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全市392家竹木“低小散”企业转型提升或腾退清理出的土地进行规划引导、合理利用,涉及龙泉全市15个乡镇(街道)205个地块,总面积约1194亩。

竹木产业是龙泉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竹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良好,但通往绿色发展、高价值链的转型之路却面临重重挑战。多年来,竹木产业发展仍以传统粗放模式为主,大多数竹木企业(个体户)是一些“低小散”企业,管理不规范,存在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及安全生产、消防隐患等问题。同时,产业集聚规模小、产业层次较低,产品同质化、附加值低等。

今年5月以来,龙泉启动新一轮竹木“低小散”企业转型发展工作,锚定“园区外无‘低小散’企业”,整合优化产业园、小微园空间布局,配套出台支持政策、分批分类推进转型发展,科学布局竹材初加工点、锯板中心等。转型发展的“新解法”蔓延到竹木产业链前中后端,为产业发展腾出了新空间。

龙泉树立“大利用”观念,遵循“即拆即清,应耕则耕、应绿则绿、宜建则建”的原则,因地制宜、分门别类,规范拆后土地管理。按照《方案》指导意见,鼓励各地通过拆违复垦、拆违还路、拆违治脏、拆违改造、拆违增绿、拆违添景等有机结合,将拆除后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相结合,与周边地块的整体开发、当前急需建设项目用地等相结合,拓展拆后土地利用途径,推动拆除、改造、利用的有效对接。

《方案》综合考虑地块性质和所有权情况、区域内实际需求等因素,实施“一地一策”,确保拆除后的土地得到全面有效管理和及时利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市民居住的舒适度、便利度和安全性,按照《方案》规划引领,龙泉城区的腾退土地利用将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整体考虑中,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弥补城市功能,提升城镇发展能级。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民生之盼”变“民生之赞”
下一篇:王府井外文书店老楼完成拆除 新楼将于2026年建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