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一辆卡车,从浙江直达欧洲

浙江首票国际公路运输(TIR)货物启运

应忠彭、拜喆喆、夏盈瑜、贾洁楠、周特    2024-12-13 15:26:36    浙江日报

12月12日上午,4辆国际公路运输(TIR)车辆载着一批鞋子、卫浴配件等温州瑞安制造产品从当地启程,将行驶9400公里,通过内蒙古满洲里口岸出境后直达欧洲,预计历时约8天至12天。据悉,这是浙江省启运的首票TIR出境货物,标志着TIR货运模式在浙江省落地实施,为浙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再添新通道。

TIR是根据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规定开展的国际跨境公路运输物流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公路运输,TIR实现了全程一次申报、一车直达,持有TIR证、经批准的车辆可在各TIR缔约国之间便捷通关。

“在启运前,我们会对承运人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确保TIR证和《车辆批准证明书》在有效期内,再对货物监管施封。”温州海关驻瑞鳌办事处业务一科科长陈志恒介绍,“货物在其他口岸通关时,仅需核对TIR证书、车牌和车辆备案信息,检查海关封志是否完好,一般情况下无须开箱检查,从而减少货物在口岸的等待时间,提高通关时效,降低运输成本。”

作为继航空、铁路、海运之外的中欧“第四物流通道”,TIR为跨境贸易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物流选择。一家鞋业公司这次包了其中的3辆TIR车,装了4万双鞋。“我们之前是通过自己约货车送到各口岸,报关,再由欧洲的货车过来换装的方式出口,需要25天至30天。”负责人苏荫省说,清关便捷、不用转关是TIR的优势。它相比普通货运,时间节省60%以上,“生产周期缩短20天,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杭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总结首票运输经验,适时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该模式,同时鼓励新通道与贸易新业态叠加运用,拓展“TIR+跨境电商”“TIR+市场采购”等跨境公路运输监管模式,并通过“智慧海关”建设优化与口岸海关的联系配合机制,帮助浙企更好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市场。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民生之盼”变“民生之赞”
下一篇:北京划定98万公顷林地保护红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