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呼伦贝尔:温暖工程让居民生活更惬意

2024-12-16 15:14:52    内蒙古日报

温暖工程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呼伦贝尔市所属根河市、额尔古纳市,是全国供暖最早、供暖时间最长的县级行政区。

12月初,记者就温暖工程实施后供暖效果如何,走访了两地居民和供热企业。

根河市是中国最冷的城市,被国家气候中心授予“中国冷极”国家气候标志。这里每年9月1日正式供暖,直至第二年5月底结束,供暖期长达9个月。

根河市森工街道林净巷西30号,是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4间平房。161平方米的大平房,24摄氏度的室温,让一身睡衣的主人张龙阁很是惬意。

“前些年,冬天家里也不算冷,但今年夏天管网改造后,家里的温度提高了,住着更舒服了。”张龙阁说。

走进根河市河东街道森工路石油公司家属小区居民衡勇的家中,顿感热气扑脸。测温仪一量,26.9摄氏度。

往年这个季节,衡勇家的日子并不好过。由于管道是“上供下回”的“大串联”,加上管道老化失修,整栋楼的暖气都不热,家里的温度在18摄氏度左右。那时候,他在家里要穿棉鞋、毛衣。

今年七八月间,当地实施了温暖工程建设项目,对衡勇家的统建17号楼进行单元立管一户一阀改造,彻底解决了暖气不热问题。

据了解,今年根河市投资3400万元对14个小区实施三级网改造,对74栋“上供下回”居民楼进行了单元立管分户改造,受益居民达7000多户,占到主城区居民供热户的近一半。

在额尔古纳市,经过热源点拓展建设,城运热电厂供热能力达到400万平方米。厂长陈海滨介绍,额尔古纳市温暖工程启动以来,已改造更新老旧供热一级网1公里、二三级网6.5公里,改造升级供热管网各类阀门井室65座,新建2座换热站,工程惠及17个小区1268户居民。

走进额尔古纳市平安社区幸福小区5号楼,居民徐清河家里温暖如春。“过去家里就是十七八摄氏度,得穿毛衣毛裤。现在温度提高了,住着格外温暖。即使以后卖房子,也能卖个好价钱。”徐清河高兴地说。(记者 李玉琢 李新军)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宁都:搭建家门口禁毒宣传新阵地
下一篇:北京划定98万公顷林地保护红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