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京张高铁开行五年越来越智能

胡子傲    2024-12-20 14:40:50    北京日报

今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即将迎来5岁生日。从4G到5G,设备设施迭代升级;从北斗导航到“智慧大脑”,智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检修实训到旅客服务,一众高科技贯穿始终……开通近5年,“智能”已成为京张高铁运营最亮眼的标签,惠及千万旅客。

预计明年一季度,京张高铁将再扩容,新增山西、四川、陕西、甘肃等方向始发终到列车。

服务

失物招领用上智能管理系统

昨天,记者来到京张高铁的重要车站清河站。截至目前,清河站5年共计发送旅客2253万余人次,高铁动车组开行数量从开通初的52对逐步增加至现在的105.5对。

清河站智能服务无处不在。候车室内,旅客在电子屏上点击想找的地方,与其连接的自动指路牌像长了“手”,直接旋转摆动指出方向;站台上,防侵线报警系统像一名忠诚的“智能安全卫士”,当有人员进入雷达扫描区或出了白色安全线,系统就会启动声光报警提醒,这让站台管理更高效智能。

在“遗失物品库”,记者看到20多个蓝架子上摆放着旅客遗失的物品。目见所及,衣物、箱包、水杯丢的多,它们分门别类被放置到不同架层,上面贴着标签,标注着捡拾的具体日期和位置。

一旁的遗失物品智能管理系统,近期入库遗失物品滚动播放。每当工作人员捡到旅客遗失物品,就会将信息录入到客管系统。智能管理系统与铁路12306连接,旅客在12306上登记之后即可查询遗失物品信息。

通过大数据,工作人员也可对遗失品状态、类别进行分析,方便工作人员后续完善服务管理办法。截至2024年10月底,清河站遗失品库入库总量达到3225件,交付失主量1387件,交付率达43%。

检修

“人主机辅”变“机主人辅”

昨天下午,一列高铁列车缓缓驶入北京动车段北京北所检车所。长达500米的检修库内,几列高铁列车正等待全身“体检”。

车轨上,黄色涂装的智能检车机器人缓慢滑行,机械臂前后左右不停舞动。“它的屈臂连接摄像头,接收指令后,会对动车组底部关键部件进行扫描、拍照采集、3D处理,检测出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服务器进行分析、诊断。”北京北所精准组工长王鹏告诉记者。

智能化检修设备极大节省人力,动车组智能检修已从初期的“人主机辅”转变为“机主人辅”。王鹏介绍,人工作业量每日每组减少人工12人次,检修时间也由原来的人工240分钟大幅压缩至现在的125分钟,效率提升47.9%。

铁路工人外出检修时,人身安全也有“千里眼”守护。北京通信段作业安全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作业人员作业位置。安全盯控屏幕上,一个个“绿点”慢慢移动,这是线路上作业人员的定位。监控车站调度室也可以随时观测作业人员动态。如果他们不小心侵入铁路线,佩戴的终端设备会振动及语音提示警告,调度人员也会收到警告,及时处理危急情况。

培训

司机通过VR练习开高铁

高铁司机遇到车辆故障、非正常行车、不良天气等特殊场景怎么办?在怀柔北机务段清河车间“智能模驾”区,3位高铁司机正在进行模拟训练。

今年1月,驾驶实训室3台“智能模驾”机器上新,其中包括两台VR操作系统。控制室下达练习计划后,高铁司机戴上VR眼镜,眼前会1∶1还原出高铁动车组驾驶室内的场景。司机手持VR手柄,即可操作驾驶室中的各项开关,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操作完成后,系统会根据司机的实际操作情况打分,模拟考试90分以上才算操作合格。

据了解,京张高铁实训基地按照5大场景8个区域进行布局,可同时对客运员、售票员、客运综控员、安检员、车务应急值守、消防综控员等6个工种学员进行集中理论培训和实操演练。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苦黄连”带来“甜日子”
下一篇:绍兴嵊州发布全新“民情大脑”系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