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以双语通识教育助推中华典籍文化走向世界

梅轩 汪长明    2024-02-26 10:39:43    学习时报

 卷帙浩繁的各式典籍中蕴含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悠久绵延的历史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大力推行典籍文化中英双语通识教育是推进中国声音全球化表达的内在需求与重要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典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能通过双语通识教育推动中华典籍文化焕发时代生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通识教育:让中华文化从典籍走近大众
  中华典籍浩瀚如烟,涵盖历史、文学、哲学、科技、军事等不同学科,并以不同民族语言形式呈现于世。这些典籍文化往往内容繁多、内涵丰厚、意蕴深远,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叙事和文化叙事的双重书写。通识教育是开展中华典籍文化教育最直接、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古代的大学、小学都会教授经典,经典教育承担了传统教育的大部分功能,但在如今的大学教育中则严重缺失。
  相比中小学生而言,大学生在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辨识能力、国际传播、社会责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既在教育对象上成为中华典籍文化通识教育的“当然主体”,又在社会效果上可以实现从客体向主体身份转化,成为助推中华典籍文化大众化、国际化的使者。实际上,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将典籍文化通识教育付诸实践,以春风化雨的方式着力推动中华典籍文化扎根大学生心灵。但总体而言,各高校开设的典籍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无论数量上还是范畴上均有待提升。通识教育的使命不仅在于突破专业教育的边界,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学识的形塑和完整人格的养成,还在于让学生理解、认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使其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弘扬者。
  借助通识教育有效传播中华典籍文化,需要打造一批彰显中国精神的“文化金课”。为此,在顶层谋划上,各高校院系应注重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开设相应的典籍文化课程,做到教育主体全覆盖,逐步在全国形成较为完善的典籍文化通识教育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典籍文化通识教育既要注重课程的思想性、学理性和专业性,也要兼顾课程的趣味性、感染性和启发性,引导青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典籍中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时代记忆。在实践传播上,典籍文化通识教育应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践行“知行合一”教学理念,鼓励青年学生参加跨文化大赛、游学、讲中国故事等课外活动,将内化于心的典籍文化外化于行。
  语言赋能:让中国叙事从本土走向世界
  典籍文化对外传播中因语言差异产生的传播壁垒不容忽视。行文上,很多典籍皆以文言文书写,相对于普通话而言虽然形式上更加简练,但内容上往往晦涩难懂。有些民族典籍更是以少数民族语言、外文甚至是已经失传的语言记录。这进一步增加了阅读、理解和外传的难度。内容上,中华典籍往往灵活多变、意蕴深远,内容负载力极强。比如,单“道”字在用法上就千变万化,意义辐射范围很广。典籍文化对外传播属于异质文化传播,中外语言中蕴含的不同文化特质、精神内核、思维模式、意识形态等均对其传播造成阻碍。如何采用符合目的语受众需求和期待的表达方式精确对外传播典籍文化乃一大难题。为此,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行由国内外专家协作的国际高水准专业团队开展“汉典外译”工程,旨在最大程度消弭典籍文化对外传播中的语言屏障。他们的心血凝聚成了《大中华文库》、“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等厚重成果。
  面向高校开展典籍文化通识教育有助于让典籍文化从图书馆中的“陈列品”转变为大众生活中的“日用品”。然而,实现中华典籍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时空愿景,还需借助国际通用语的传播优势。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当代大学生或许并不完全精通国学经典、唐诗宋词、民风民俗、儒家道学等传统文化,但从小浸润其中的文化熏陶让他们或多或少知其概貌,难的是如何用英语准确说出其中的文化意涵。因此,规范意义的典籍文化通识教育应当是一种中英双语模式的通识教育,不仅让青年学生更加了解汉典中的文化蕴含,还需让他们知晓如何精准地用英语传达出这些蕴含,从而走出“只知其意、不知表达”的文化传播困境。
  为了更好地开展典籍文化双语通识教育,大学应有效发挥立德树人功能,积极推进文化对外传播。第一,加强双语师资建设。中华典籍汗牛充栋,典籍文化博大精深,因此培养一批功底扎实、精通英语、善于教学的师资力量,是推行典籍文化双语通识教育的必要前提。第二,致力双语内容建设。依据教师所长和权威双语教材、语料库等适量、适切选取典籍素材,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从而实现课程的质量目标和教学功能。第三,借助网络媒体平台。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无疑是文化传播最便捷、最广泛、最具外溢效应的载体。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且易于理解的语言将典籍文化从现实课堂搬到网络平台,有助于实现中华典籍文化的全球共享。
  文化传播:让青年学生从客体变为主体
  推行双语通识教育只是促进中华典籍文化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必要手段,其终极目标仍在于借助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青年学生将中华典籍文化推向全世界,其中尤其需要注重发挥海外留学生(包括访问学者、孔子学院学员等)、来华留学生、从事跨国事务的毕业生等跨文化主体的文化传播主导作用。与其他群体相比,他们有更多机会接受中华典籍文化教育,具有更加深厚的学术素养、更大的文化话语权以及更强的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第一,提倡一元主导与注重多元联动相结合。一方面政府应为跨文化传播事业做好顶层设计,指明传播大方向;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各阶层培养跨文化传播人才、创新传播形式、丰富内容和题材、拓宽传播覆盖面等,以接地气、浸润式、全图景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青年学生在推动中华典籍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需要将典籍文化分层次、多渠道自上而下全面辐射出去。
  第二,夯实文化基础与打破文化壁垒相并重。精准高效传播典籍文化的必要前提是增强文化知识积累,打牢坚实的文化基础,不断磨砺自身跨文化传播技能。中华典籍文化博大精深,必然存在青年学生不熟悉、不擅长甚或认知偏差的领域。一方面存在文化传播的失准性;另一方面青年学生因辨识力、纠错力不足或缺失,导致他们误读误解中华典籍文化,从而影响中华典籍文化走向世界的初衷和根本。打铁必须自身硬,夯实文化基础是避免此类失误的有效途径与根本要求。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与镜鉴西方智慧相统一。青年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海外社会,这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直接便利。因此,青年学生首先应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了解传统文化折射出的风土人情、人文精神、价值魅力、道理哲思等内容,树立中华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当然,优秀的跨文化传播者还需具备“镜鉴西方智慧、传播中国文化”的开阔视野与文化情怀。中西文化虽差异迥然,但仍有共通类比之处,青年学生以此为切入点传播中华文化则更易被理解和接受,从而实现中西文化求同存异、和谐共生。
  有力发声是彰显文化自信和增强文化话语权的重要体现。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典籍文化双语通识教育,培养一批批掌握扎实英语能力、深厚文化素养和卓越跨文化传播技能的新时代人才,是让中华文化有力发声的有效途径,对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有着重要意义。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暖四季 龙腾九州
下一篇:讲好殷墟故事 传承中华文明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