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展文艺新气象 铸文化新辉煌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多措并举推动艺术创作

刘 淼    2024-02-02 11:17:54    中国文化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文化和旅游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重大文艺演出、文艺创作和系列艺术活动,加强文艺团体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新的贡献。

服务大局 展现中国精神

“姹紫嫣红新时代,五星烁烁耀东方……”2023年12月29日,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一首戏歌《文化之光》将2024年新年戏曲晚会推向高潮,唱出了广大戏曲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定文化自信、投身建设文化强国的豪情壮志。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圆满完成新年戏曲晚会、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中国—中亚峰会文艺演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交响音乐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等重大演出任务。

在京掀起观演热潮的61部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集中展示近年来音乐剧创作新气象的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展示设计师和公共艺术创作者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作品的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以“诗在中原·歌咏中华”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展示近年来京剧艺术守正创新成果的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以美术形式展现新时代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壮丽画卷的“丹青赋彩新时代——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举办展演展览达千场,线下观众超430万人次,线上观众突破21亿人次,为优秀作品搭建展演展示平台,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引领创作 展示中国形象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创作引导和管理;注重发挥文艺引领作用,聚焦主题,创新开展艺术创作生产;组织实施2023—2025舞台艺术、美术创作行动计划,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童心向未来——当代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全国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等新时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其中,舞台艺术三年行动计划初选94部作品,美术创作三年行动计划遴选出110多位作者开展草图创作。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是要看作品。文化和旅游部始终把加强艺术创作生产、不断推出更多精品、促进文艺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2023年,推出话剧《屈原》《蓟州疑云》、京剧《主角》《纳土归宋》、高甲戏《围头新娘》、汉剧《夫人城》、歌剧《山海情》、舞剧《10909》、芭蕾舞剧《红楼梦》、歌舞剧《猫神在故宫》、音乐剧《南孔》《星辰》、音乐会《古籍里的古曲》、交响音乐会《岁月交响·和平里》等观众喜闻乐见、市场反响良好的优秀作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培养人才 营造良好生态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艺术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主题教育整改工作要求,陆续开展《共同富裕背景下基层文艺团体在文化阵地建设中的作用研究》《积极探索新时代线上演播与剧场演出赋能发展的“全景”模式》《聚焦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推进艺术工作高质量发展》等课题。认真总结主题教育成效成果并做好转化,积极固化有益经验,抓好制度设计。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建立戏曲传承保护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关于推动基层文艺院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为不断推进新时代文艺人才队伍建设,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举办全国戏曲演员(生行、旦行)会演,推出26名“新时代中国戏剧生行(旦行)领军人才”、13名“新时代中国戏剧生行(旦行)中青年英才”,召开“新时代戏曲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研讨会,进一步助力戏曲传承发展;举办新时代舞台艺术创作、声乐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和民族歌剧创作人才研修班、全国美术馆专业人员培训班等,实施戏曲表演、魔术和全国文艺院团管理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及京剧艺术表演人才提升计划等,培养各类艺术人才600余名。此外,还举办了王蒙文学创作70周年系列活动和谷建芬作品音乐会,分别召开纪念贾作光、常香玉、严良堃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弘扬老一辈艺术家明德修身的高尚品格,传承他们守正创新的艺术精神。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用真情和真诚打动观众
下一篇:青年写作,引人注目的文学风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