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素描教学研究与对话

 俞越     2024-04-23 11:36:26    美术报

4月19日,“多维观看: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素描教学研究与对话”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素描的引入促使中国美术视觉观念发生革命性转变,在考察20世纪以来中国绘画的造型方式、风格流变时,都不得不考虑素描因素在当中所起的作用。实际上,围绕素描,也有过不少讨论,比如素描与美术创作、设计、当代艺术等之间的关系,素描教育当中的不同体系等,而较少将之置于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当中,整体审视其在建构新的视觉形态方面的作用,以及由此透视出的背后的思想意识与机制形态。有基于此,该展览旨在梳理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素描传承脉络源流的同时,深入挖掘学院框架下造型学科素描的多元可能性,以两种叙事并行的策展思路言说“多维观看”主题下当代素描的多重身份,并从多个维度展现两所高等美术院校的素描教学特点及状态,为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建构提供反思性的观看视野,力图促进更具开放性的新的艺术形态和生产机制的萌生。

此次展览,分为6个部分。

惟实励新——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素描精品(1930—1999)。该专题旨在展示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的素描精品,呈现学校基础教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深厚积淀。展品包括李铁夫、胡一川、郭绍纲、冯健辛、刘其敏、陈晓南、汤小铭、陈衍宁、潘行健、陈建中、司徒绵、杨尧等艺术家的素描作品。这些代表性的案例和现象,正好构成回看广州美术学院造型基础教育的关键性的节点,同时也是考察美术如何因应时代构造新的视觉表述体系的切入口。

“柢固根深”——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藏素描精品(1928-1999)。作为一部中国美院油画系的素描教学“简史”,展览以线性的方式呈现其学术文脉及“柢固根深”的核心主张。展品不仅有国立艺专时期的学生作品,也包括苏天赐、刘文西、肖峰、全山石、胡振宇、秦大虎、徐芒耀、章仁缘、许江、成南炎、焦小健、杨参军、章晓明、孙景刚、王羽天、井士剑、何红舟、常青、崔小冬等油画家青年时代的优秀习作。黄永砯、张培力、耿建翌、王广义等当代艺术家的早期作品亦同时亮相,不少画作属首次面世。

素描与格物精神——广州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素描教学20年。该专题以若干教学改革实践和个案,呈现广州美术学院在改革开放初期至新世纪之初绘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的成果和发展轨迹。面对中外多种素描系统的选择、交汇以及美术体系建构背后的多种思想意识与机制形态,美术学院的人才培养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论。基于此,绘画专业的基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表现物象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格物”获得真知,从而掌握艺术创作所需具备的方法与路径。

素描即意图——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具表”素描教学30年。具象表现绘画是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当代绘画理论及创作体系。该板块以个案的方式呈现“具表”三十年素描教学的基本成果,由教师及学生作品组成,布列松、阿利卡、雷蒙·马松、维亚尔、贾科梅蒂等艺术家的作品同时参展,并辅之以相关教学与学术研究的文献陈列。

多重视野——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素描教学的改革与探索,该专题旨在通过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素描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呈现学院素描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气象。

绵延之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各时期素描教学改革与探索。中国美院油画系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均以素描为先导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探索。该版块主要由上世纪60年代的罗马尼亚博巴训练班,80年代的赵无极训练班、尤恩·乌格罗短训班及新世纪以来油画系实行工作室制度以后的素描作品所组成,旨在呈现油画系在拓展素描思维、强化语言意识及观念变革上所作出的努力及探索。油画系现任教师的日常素描创作也包含其间,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素描研究及其油画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对油画系而言,素描不仅是造型能力的砥砺,也是个人艺术风格的语言锤炼。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也真实地构成了油画系素描教学与研究的绵延之维。

本次展览将展至5月5日。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古老杂技文化既火又“活”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