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好文荐读 > 正文

传承中国医疗队精神(我和中国的故事)

(坦桑尼亚)法缇娅·赛义德    2024-10-18 09:08:50    人民日报

在社区义诊活动中,法缇娅·赛义德(左二)向居民介绍夏季高温应对常识。
作者供图
 

“你的中文说得太棒了,你是哪国人?”

“我来自坦桑尼亚。我的中文名字叫文静。”

“中国人民和坦桑尼亚人民是好朋友。非洲是不是有一条坦赞铁路?”

“是的,感谢中国的朋友帮助我们修铁路。我今天是来社区为中国的叔叔阿姨做健康咨询。”

“好啊,请帮我量量血压吧!”

…………

我在江苏大学学医。不久前,我与老师和同学共同参加了面向江苏省镇江市一个社区中老年人的医疗检查志愿服务。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我的心情有些紧张。社区的叔叔阿姨们非常热情地欢迎我们,友好地与我们攀谈,认真听取我们给出的保健建议。我也随之放松下来,内心充满了愉悦。

能以这样的方式和中国的民众接触,我觉得十分有意义。来到中国后,从高耸的大楼到壮美的自然风光,再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我的事物数不胜数。最令我钦佩的是中国医疗队60多年来无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医疗援助的壮举。1963年,中国正式向阿尔及利亚派遣援外医疗队,拉开了对外医疗援助的序幕。从1963年到2023年的60年间,中国累计向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爱心救治了受援国无数患者。

中国与坦桑尼亚相隔万里,因为中国医疗队产生了很深的渊源。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两部分组成。始于1964年的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始于1968年的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以及始于2017年的中国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项目专家组,长期以来通过精湛的医术为坦桑尼亚民众造福。目前,已有33批中国医疗队赴桑给巴尔提供医疗服务,诊疗患者超过770万人次;已有27批中国医疗队赴坦桑尼亚大陆提供医疗服务,累计救治病患近2000万人次。他们为提升坦桑尼亚医疗卫生水平发挥巨大作用,包括引入许多先进的医疗手段,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如坦桑尼亚的第一例心脏手术和断肢再植术。不仅如此,中国医生经常深入坦桑尼亚偏远地区,在医疗资源极为有限的地方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

学医后,我对中国医疗队的崇敬之情与日俱增,为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白衣天使而感到骄傲。我非常钦佩中国医疗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时常用它鼓励自己,参加这次社区志愿服务最初也是受到中国医疗队精神的感召。我有幸与许多长辈互动,听他们讲年轻时的故事,为他们提供健康检查和医疗建议。我也告诉他们:中国医疗队就是我的榜样,他们都是英雄,我也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为我的同胞提供医疗援助,为许许多多受病痛所累的坦桑尼亚人带去希望;万里之外,我在中国为这里的民众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希望能够以另一种方式传承中国医疗队超越国界的伟大精神。

(作者为江苏大学坦桑尼亚籍留学生)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8日   第 17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场难忘的婚礼(我和中国的故事)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