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机构策略:“中国资产重估”正当时 聚焦“新质牛”主线

阙福生    2025-03-10 10:37:20    证券时报网

中信建投指出,短期市场除了科技之外,对部分A股港股顺周期板块边际呈现改善信号的关注在增加,尤其是有价格上涨预期的领域。如所说,需求回稳与供给收缩带来的盈利改善也是“信心重估牛”的重要基础。从全球比较与选择的角度来看,中国资产信心重估的中期趋势预计也将延续,科技成长板块仍为中期主线。近期重点关注行业:国产算力、消费电子、汽车智能化、军工、有色、服务消费、地产、钢铁等;关注主题:央国企市值管理,机器人,AI+等。

国泰君安指出,2025年中国股市主观投资开始回归,但要分清主战场,预计科技指数调整不出新低,全年看新高。第一,经过三年的下跌和调整,部分中国资产(恒生科技、创业板等)已实现悲观预期和交易结构双出清,过去三年调整幅度与日本1989—2003年最大跌幅相当;第二,DeepSeek推理与机器人的快速降本,标志着商业机会和产业趋势得以出现、社会资本也将开始活跃,以及人心冒险精神得以涌现,这三者的耦合标志着2025年投资主战场明确,科技主线确立。第三,企业资本开支加速,产业预期得以建立,投资者内心的预期能够开始拉长,而不是像过去三年投资者预期偏短只盯眼下EPS,因此产业链分析的思路开始回归,主观投资基于价值发现的投资方法将重新奏效。尽管如此,仍应明确两点:第一,预期得以建立的方向在科技,因此投资的主战场是结构性的,暂时还不是全局性的;第二,股市震荡科技也会调整,预计科技指数不出新低,全年看新高。

华西证券指出,“中国资产重估”正当时,聚焦“新质牛”主线。今年2月以来,国内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的科技突破是催化本轮科技行情的核心因素。经过前期上涨,市场对科技交易拥挤度的讨论上升,但从中美估值对比来看,当前中国科技指数估值仍有提升空间,“中国资产重估”尚未结束。政策层面,今年政策对稳资产价格的重视程度提升,稳股市楼市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财富效应,更是有助提振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信心;产业层面,科创政策支持叠加中国AI+产业应用不断落地,支撑科技行情的持续;资金层面,今年中长期资金入市空间可观,有望从资金结构、市场投资理念、上市公司估值等多个维度,重塑中国资本市场的格局,不断提高中国资产的吸引力。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稳楼市,更好满足住房需求
下一篇:区域发展,打造更多增长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