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境内ETF市场如何乘势而上?

田鹏    2025-03-24 16:36:26    证券日报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负责人在第三期ETF生态大会上表示:“境内ETF市场已进入‘质量提升’新发展阶段。”

那么“新”有何具体体现?在笔者看来,中央和各部委相继推出稳市场的增量政策,为ETF市场注入新活力。新“国九条”提出,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出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这一系列新政策的支持,为ETF市场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科技在ETF市场发展中成为激发新动能的新引擎。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产业版图,DeepSeek撼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格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商业化运用加速落地,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加速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新领域、新赛道多点爆发,为ETF市场长期向好夯实了基本面。

同时,ETF市场新气象不断显现。一方面,去年被动投资基金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首次超越主动投资基金,从资本市场的“小品种”跃升为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工具,产品数量超过千只,投资者户数超过千万;另一方面,指数“上新”明显提速,“中国品牌”指数体系日益完善。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3月23日,年内共有297个指数发布,同比增长62.30%,且多为反映新质生产力、专精特新等特色指数,极大地丰富了ETF可跟踪标的,精准契合经济发展新趋势。

每一个新阶段往往伴随着新挑战。在政策利好持续释放、科技助力不断增强、市场规模稳步扩张的背后,我国ETF市场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随着新产品快速推出,如何确保产品质量与合规性,避免同质化的同时,又要防范过度创新带来的潜在风险。此外,市场规模扩大后,如何提升投资者教育水平,使广大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ETF产品,都是市场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和攻克的难题。

在笔者看来,产品创新层面,深入研究指数迭代规律和关键因子对指数表现的影响,成为突破同质化困境的关键。同时,需要通过挖掘新兴产业、特色主题等领域,设计出精准适配不同风险偏好资金配置需求的ETF产品。此外,中长期资金入市将为ETF市场带来新的资金结构与发展契机。因此,围绕完善产品供给、优化环境、对接服务等关键领域,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至关重要。

在新的发展阶段,境内ETF市场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各方参与者应齐心协力,以产品创新为利刃突破同质化困境,以吸引中长期资金为杠杆撬动市场潜力,以提升投资者教育为根基稳固市场发展。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条产业链看金融赋能科技创新
下一篇:看好中国,与中国经济共成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