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用“信用+质量”架起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

将“好质量”转化为“好信用”

本报记者 林丽鹂    2025-04-30 08:51:01    人民日报

“我们是农产品养殖加工企业,厂房已经抵押出去了,没法提供抵质押担保,现有抵押物贷款已经饱和了,但公司采购海参苗急需一笔资金,真是着急。”辽宁大连一家公司负责人邵俊杰来到银行咨询。

“我们最近推出一款‘辽质贷’产品,不用传统抵押物,而是看企业的质量资质,强化对企业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的金融服务供给,你们要不要考虑试试?”盛京银行大连分行人民路支行行长王洋建议。

“我们专注于创新,产品曾获评‘辽宁优品’,不提供抵质押担保,行吗?”邵俊杰说。

“你说的这些都有用,我们有专业团队进行评估审批。”王洋说。

经过审批,该公司获得一笔490万元的“辽质贷”贷款用于原料采购,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带动了农业产业链质量提升。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健全覆盖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运用质量融资增信手段对优质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开展金融服务,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实施近一年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通过质量融资增信实践,助力企业将“好质量”转化为“好信用”,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为消费市场提供了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开展“辽质贷”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通知》,组织指导盛京银行、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等金融机构开展“辽质贷”工作,强化对企业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的金融服务供给,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14.95亿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等部门出台《质量融资增信服务实体经济的若干举措》,推行“质量+金融”模式。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这一政策的众多受益者之一。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质量融资增信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帮助。从去年到现在,我们从多家银行获得授信,在设备购置、技术升级等方面不再为资金投入发愁,可以一门心思提高产品质量。”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推进“龙质贷”融资增信工作。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征集有质量融资需求企业115家,需求总金额23.93亿元,已促成40家企业获得“龙质贷”贷款,累计金额13.6亿元。比如,鹤岗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多家金融机构,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质量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推送企业质量信用报告,实现“一企一策”精准服务。

东北三省健全质量融资增信体系,用“信用+质量”架起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让“质产”变“资产”,促进企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增加优质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30日 第 19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将出台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