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超千亿件

连续五年超过,所用时间不断缩短

本报记者 韩 鑫    2025-07-11 08:58:36    人民日报

制图:宋 博(新华社发)
 

1000亿件!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超千亿件,比2024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35天。据了解,2025年第1000亿件快递为一台以旧换新的家用空调,从广东中山发往江苏常州。

“十四五”以来,我国邮政快递业持续较快发展,快递业务量已连续5年突破1000亿件。“今年千亿件的更快诞生,既展现了邮政快递业的强劲韧性与活力,也折射出行业日益成为促进消费升级和实体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超千亿件所用时间不断缩短:2022年较2021年提前7天,2023年较2022年提前39天,2024年较2023年提前71天。

这背后,是“快递进村”不断深入。

广东从化天人山水荔枝园,果农甫一摘下即将熟透的荔枝,一场跨越山河的鲜味之旅便已开启。无人机翻山越岭,智能冷藏车恒温保鲜,全货机速达千里……从岭南到西安,十二时辰间,鲜味已送达。顺丰这条“飞机+冷链”的“荔枝飞路”已覆盖约2800个县级行政区。

新疆莎车,快递服务点堆满来自天南海北的快递;内蒙古锡林郭勒,牧民轻点手机就能在牧区收到马具;西藏林芝,来自东南沿海的包裹也能很快收到……截至去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1200多个县级公共寄递服务中心、超30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持续加强,有力促进了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模式和服务体验的差距,在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地区寄递服务短板变为发展‘潜力板’。”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刘江说。

这背后,是“快递进厂”拓展更广空间。

浙江义乌立新百货工厂仓库,快递员入厂服务,分拣、打包、装车,忙碌不停。“进厂揽收、多频次发车,既满足了电商客户需求,也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中通快递负责人介绍,在义乌,中通快递布局59个一级网点,服务当地超10万家品牌客户,日均发件量近1400万件。

河北平乡,每小时近两万辆童车发往国内外;辽宁大连,快递服务每年为汽车零部件企业降低百万余元成本;西藏拉萨,本土啤酒在快递推动下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十四五”时期,邮政快递业与制造业加快融合,累计打造1600多个业务收入超百万元的重点项目,在有力服务医疗、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邮政快递业的服务范围和发展空间。

这背后,还有新技术新模式的助力。

从仓储管理到末端配送,人工智能大模型助力快递企业全链路推进智能化升级变革,降本增效;无人技术大显身手,在仓储、运输、派送环节,大幅提高寄递服务效率和响应速度;采用节能减碳技术改造处理场所和设施设备,提升快递包装循环化、减量化水平……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推动邮政快递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持续放大规模经济效应,带动快递业务量较快增长。

 

记者手记

小小快递蕴藏蓬勃生机

小小快递,连接千城百业、联通线上线下。包裹“走”过的轨迹,勾勒出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蕴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

见微方能知著。拆开包裹,发自江苏常熟工厂的羽绒服见证快递进厂的广度,送往新疆昌吉的破壁机标注快递进村的深度,崭新的家用空调彰显消费市场的热度……新时代以来,我国基本建成覆盖全国、深入乡村、通达全球的快递服务网络,一件件跨越南北、穿梭东西的商品,仿佛一个个标记,标识出中国快递向上成长、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次突破。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11日 第 0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成都撬动高质量发展新支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