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向海经略 智创未来

——广西玉林以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实践观察

庞革平 韦青林    2025-10-11 17:34:50   

风从东盟来,潮涌北部湾。2025年7月,广西玉林这座千年古州迎来历史性时刻: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玉林协同发展区获批复设立,玉林海港码头获批正式对外开放。

从“临海不见海”的千年慨叹,到2023年12月“借地建港”实现“内陆变沿海”的突破,再到如今跃升为“沿海开放前沿”,玉林的每一步跨越,都镌刻着“向海图强”的基因。

2023年以来,玉林左手拓展“借地建港”宏图,玉林海港码头完成货物吞吐量242万吨;右手构筑“借智突围”矩阵,AI战略枢纽“玉林智谷”拔节生长。

2025年上半年,玉林市GDP增长6.1%,高于全国、广西平均水平,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广西名列前茅。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这两项核心指标增速稳居广西首位;外贸进出口增长163.7%,增速保持广西第一。

既无算力重镇的先天优势,亦缺顶尖实验室的科研积淀,这座千年古州,何以凭“向海”与“智谷”的双轮驱动,在AI浪潮中凤凰涅槃?

探寻答案,一条主线愈发清晰:玉林正以人工智能作为关键变量,颠覆传统要素驱动模式,在向海图强的壮阔征程中,奋力谱写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崭新篇章。其突围之路,正是一条因地制宜、以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鲜活路径。

破局:智谷驭浪向图强

人工智能时代呼啸而来,反应快半步、落地深一寸,就是最大的发展机遇。

早在2023年8月,玉林市就前瞻布局“玉林智谷”建设,以“向海而兴”为导向,锚定“立足北部湾、借势大湾区、辐射东盟圈”的宏图,矢志打造广西人工智能产业高地、面向东盟的算力枢纽和数字丝路战略支点。

秉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玉林市密集赴深圳、杭州、北京等地招商引智,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创新资源,为“玉林智造”引来源头活水。

 

7月23日,玉林海港码头迎来首艘外轮靠泊。(资料图)

 

2024年9月,中国—东盟(玉林)低空经济产业园开园,锚定粤港澳低空枢纽、东盟出口基地,这也是广西首个低空经济示范园。随后,总投资30亿元的安全应急产业园、总投资13亿元的兴德智能物流园等项目相继落地。2024年,玉林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暴涨52.6%。

2025年新春,玉林市成立人工智能工作专班,书记市长“双挂帅”任组长,46个部门联动打通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壁垒,以强基固本、玉柴领航、AI赋能等“五大工程”,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短时间内,玉林创下多个“广西地级市率先”——成立首个AI创新赋能中心;首推政务AI助手“玉小智”;首建AI政务应用集群……

依托220多万海外侨胞优势,玉林市主动服务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推进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推动玉柴数据中心动力装备在东盟应用;积极参与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探索实践“北上广深技术+玉林加工+东盟市场”协同模式,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

2025年以来,玉林市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外出招商活动50批次,接待人工智能企业来玉考察65批次,与华为、奇安信等签署合作协议,在深圳、杭州等地探索建立“人才飞地”和“离岸人才中心”,创新“研发在外、玉林智造、服务东盟”区域协同模式,已签约人工智能项目19个,投资额32亿元。

目前,玉林市获自治区级智能制造标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共52个;18个项目分别获得2025年第一、第二批广西“人工智能+制造”产品、垂直领域模型和典型案例。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恰是玉林对“困局”的清醒洞察与向海破局的锐劲——

玉林要破的“局”,是千年“望海兴叹”的地理枷锁,是技术资源匮乏的先天壁垒,是区域协同不畅的发展梗阻。

民建中央农业委副主任、未来科技鲲鹏企业联盟副理事长顾惠波直言:“玉林智谷”,正是玉林立于潮头的破局支点,以全域开放之姿,在向海图强的航道上打开新局——更以数智为纽带,串起产业升级、人才回归、区域协同、民生改善的高质量发展闭环。

随着“玉林智谷”战略全面起势,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浪潮在玉林风生水起,一场静水流深的技术革命,正以春风化雨之势重塑这座广西工业老城的基因,推动“玉林制造”向“玉林智造”裂变跃升。

竞逐:十虎腾跃破茧路

为加速AI赋能实体经济,2025年新春,玉林市创新推出“十虎竞玉林”机制,推动7个县(市、区)和3个市直园区,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玉商玉工回归、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文化塑城、“连心”工程、“净土”工程——这“六个提档升级”,以及“联运河、织水网、建枢纽”新三件大事上竞相发力、比学赶超。

机制活,推动全局兴——

龙潭临港产业园区剑指“向海智港”:AI深度融入华友锂电、柳钢中金等企业血脉。智能系统驱动下,超薄铜箔产值激增,热轧物料管控效率飙升,2025年上半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5.76%,增速居广西一级园区榜首。

玉州区锚定“数字引擎”:建成广西首个内燃机产业数字生态平台,玉柴等300余家企业接入“数字快车道”,产业升级动能澎湃。

福绵区深耕“纺织智变”:3000多家经营主体,年产服装12亿件(套),年产值超300亿元。今年上半年,福绵区有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玉林市前三位。

龙潭、玉州、福绵这“三虎”争先,正是“十虎竞玉林”的鲜活注脚。“十虎竞玉林”,不仅为“六个提档升级”注入了澎湃动能,更助推了“新三件大事”取得突破。

 

玉柴智慧工厂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精准挥舞。(资料图)

 

智造跃迁,玉柴领航“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走进玉柴“黑灯工厂”,机械臂精准挥舞,AGV小车灵动穿梭,一台台重型发动机高效下线,生产周期锐减80%。这里是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正引领中国动力装备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新三件大事”注入人工智能基因,率先在玉林市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上演“数字治水”攻坚战——通过数字孪生、AI、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智慧水利中枢”,打造“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体系,AI化身“先知之眼”提前48小时预判洪峰轨迹,可让灾害损失降低65%。建成全国首个灌区“监管一张图”,灌溉效率跃升15%。这套被水利部树为标杆的“玉林解法”,既是传统基建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更是中小城市以AI应对自然的破局密码。

浙江大学数据分析和管理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玉林市人工智能发展专家顾问高峰总结:从向海开放的“赛道竞速”,到AI赋能的“技术比拼”,“十虎竞玉林”的本质,是用机制创新打破惯性,用协同合力攻克壁垒。其终极目标,正是通过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配性调整,激发全域创新活力,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壮大。

高峰认为,“六个提档升级”如北斗导航,精准锁定六大主航道;“新三件大事”若盘古巨斧,劈开“通江联河达海”等基建桎梏;“十虎竞玉林”军令状似燎原星火,点燃竞速引擎。三者构成攻守兼备的黄金三角——战略导航指明方向,基建重器破除瓶颈,竞争机制点燃引擎。

“玉林智谷”犹如城市智能心脏,以算力为血脉、数据为氧气,将战略铁三角串联成生命体:当北斗导航的坐标输入心脏,迸发的智能能量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终通过“十虎竞玉林”的实干考核,化作民生福祉的融融暖意。

 

广西华创生箔岗位技术人员输入生箔工艺、自动检测参数。(资料图)

 

化雨:AI甘霖润万家

依托“玉林智谷”的技术底座与“十虎竞玉林”的机制活力,玉林市梳理出52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谋划清单,在制造、政务、医疗、农业、民生等11个领域深度推广应用。

产业转型添动力:玉林市容县恒光瓷业智能化改造后能耗降30%;柳钢中金AI情报助理提升原料采购决策效率60%;三环集团AI设计压缩陶瓷新品研发周期至12天。

政务服务更高效:政务AI助手“玉小智”覆盖6221个政务服务事项,日均处理咨询超5000次;警务助手“i玉警”,让补办身份证等业务实现“指尖办”。

民生保障有温度:参皇养殖智慧平台带动万余农户增收;容县沙田柚、陆川猪等数据产品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上市,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振兴数据产品。

“玉品出海”加速度:AI驱动外贸提质增效,外贸版图扩至160个国家。2024年,玉林市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49%,连续两年领跑广西。

从车间到田头,从办事窗口到生命守护,AI的甘霖已悄然浸润玉林大地。这并非技术的自发流淌,而是“玉林智谷”筑基赋能、“十虎竞玉林”实干落地的生动结晶。

今日的玉林,正以敢闯敢试的魄力勇闯AI产业变革蓝海,用人工智能为经济增长插上翅膀——这里,正蓬勃生长着千年古州凤凰涅槃的无限可能。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铁龙过江,见证水下盾构技术跃迁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