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融入RCEP 拥抱世界

广东省云浮市着力拓展RCEP产业合作

人民政协报记者 林仪    2025-10-21 15:12:53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3年来,影响力持续扩大,已成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主渠道。广东省云浮市积极抢抓RCEP全面生效重大机遇,连续3年举办RCEP产业合作大会,推动全面建设更具国际化的实力云浮迈出新步伐。

10月17日,由云浮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商务厅、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广东云浮)-RCEP第三届产业合作大会在云浮市新兴县开幕。大会以“拓展RCEP产业合作、塑造开放开发新优势”为主题,邀请包括RCEP14个成员国政府官员、行业商协会代表在内的500多名海内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共绘发展蓝图。

 

云浮市大宗商品贸易平台启动。

 

数据显示,2024年云浮市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达38.1亿元,同比增长27.6%,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7.1%,RCEP成员国稳居云浮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1月-7月,对RCEP出口继续大幅增长34.5%,对东盟进出口增长52.9%,发展势头强劲。

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表示,中国(广东云浮)-RCEP第三届产业合作大会的举办,是广东积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举措,也充分彰显了云浮市委、市政府抢抓战略机遇、积极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与会嘉宾代表对云浮积极抢抓机遇、深化RCEP产业合作的实践探索予以高度赞赏,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更多资源在云浮集聚,助力云浮拓展国际贸易合作新空间,实现互利共赢。

大会发布了《RCEP产业合作云浮倡议》,温氏集团等云浮本地企业、商协会代表围绕云浮现代农业、金属智造、绿色建材、贵金属等产业作推介。大会还发布了一系列成果,包括云浮市8家企业分别与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韩国、越南等RCEP国家的8家企业签订经贸合作协议,云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商协会与部分RCEP国家的政府、部门、商协会分别签订了备忘录,揭牌成立了中国(广东云浮)-马来西亚(柔佛新山)RCEP产业合作园区及云浮市各县(市、区)RCEP产业园区,正式启动云浮市大宗商品贸易平台。

大会后,云浮还持续举办了RCEP产业合作系列活动,包括第二十二届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暨第十六届云浮石文化周、第三届云浮(新兴)金属智造产业暨不锈钢餐厨具博览会、首届云浮现代农业(食品)展等经贸活动,全方位展现云浮产业发展新活力。

石材产业在云浮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云浮的传统支柱产业、特色富民产业,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石材链条最完整的产业基地。10月18日,由云浮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贸促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暨第十六届云浮石文化周在云浮云城开幕。

广东省贸促会副会长崔爽表示,云浮国际石展会已成为中国石材领域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广的国际性品牌展会之一,是展示石材前沿科技、汇聚行业精英、促进贸易合作、引领产业发展潮流的重要平台。省贸促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优势,搭建供需合作平台;发挥贸易投资促进优势,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发挥商事法律服务优势,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坚实后盾,推动云浮石材产业阔步迈向世界舞台。

本次石材展会会期为10月18日至21日,恰逢第138届广交会。连日来,云浮积极强化与广交会的联动,立足产业特色,以一个主场馆和五个分馆为布局,吸引100余家企业参展,总展出面积超15万平方米,涵盖矿山、加工工艺、机械、辅料等全产业链,全方位展示云浮石材产业创新成果与数字化转型成就,推动达成更多务实合作,开拓更多国际市场。

“实践证明,融入RCEP、拥抱世界,是云浮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战略之举,前景无限广阔。”云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荣春表示,期望与RCEP各国代表和商协会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与国内外广大客商携手共筑产业协同新支点,与RCEP各国地方政府及城市加强沟通往来,成为RCEP成员国广大客商投资中国的忠实合作伙伴。云浮市委、市政府将竭诚为广大客商投资云浮开通“绿色通道”,提供最优厚的政策支持、最有力的要素支撑、最贴心的服务保障。云浮将锚定全面建设“六个更好云浮”美好愿景,深入实施“东融湾区、西接RCEP”策略,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化拓展与RCEP、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国际经贸合作,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美丽“后花园”、建设绿色国际化城市,并积极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城市标准示范区”综合试点城市建设。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透过“三季报”看中国经济稳步前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