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西南宁市11月14日召开的深化改革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截至9月,南宁市属国企资产规模6200亿元,实现营业总收入320亿元,利润总额18亿元,增加值80亿元,同比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9家市属集团公司全部获得AA+以上主体信用评级,其中5家获评AAA级。南宁国资国企“压舱石”“顶梁柱”作用凸显。目前,南宁积极引导国有资本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中,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据介绍,一方面,南宁持续深化“基金+产业”模式,以市场化运作和政策性目标为导向,设立国瑞新发展基金,推动国有资本更好服务南宁重点产业发展。目前,南宁市属国企主发起设立基金50只,总规模309亿元,参与投资基金13只,各类基金投资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项目136个。引进龙电华鑫、多氟多、巨石新能源等18个重点配套项目,助力南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成为全国新能源电池重要生产基地。
另一方面,南宁加大科技创新企业梯次培育力度,系统实施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若干措施,累计培育创新型企业29家,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国家级荣誉企业9家。建设自治区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22个,开展校企联合攻关项目53个。在生物医药、半导体、铝精深加工等领域形成多个原创性、应用型创新成果,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南宁还围绕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率先在广西推动实施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有效构建“8+1+N”企业集团格局。南宁9家市属集团公司实现功能重塑,整合组建了若干个专业化子集团,推动资产业务向优势子企业集中,打造新能源、汽车工业、交通物流、供应链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投资运营主体,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实体化转型。
例如,新组建的南宁产投汽车工业集团客车产品收获海外多地市场订单,推动“南宁制造”加速“出海”;南宁交通物流集团打造“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畅通面向东盟的现代物流渠道;广西绿城环境发展集团开展市域环卫一体化业务,推动资源循环、协同处置、热电联产循环产业模式;南宁供应链集团建设运营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邕链通”,已入驻超过380家产业链企业,致力打造“供应链+贸易+产业”协同发展体系。
(责编:李茜)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