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今年首发ETF吸引37家私募机构旗下50只产品抢筹

昌校宇    2025-02-21 11:22:41    证券日报

进入2025年,公募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延续了以往的热度,在市场中展现出强劲的“吸金”能力,吸引了包括私募机构在内的各类投资者。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私募排排网”)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37家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旗下的50只产品现身今年首发的23只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合计持有ETF份额达4.84亿份。其中,上证180、创业板50等指数的相关ETF被私募机构重点关注。

提升投资效率

谈及私募机构大手笔买入ETF的原因,深圳市融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FOF基金经理李春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ETF凭借其分散风险、流动性强、交易成本低等优势,高度契合私募机构的投资需求。一方面,通过投资ETF,私募机构不用直接持有大量个股即可实现跨行业、跨市场的多元化资产配置,有效降低单一股票或行业波动带来的风险敞口。同时,ETF跟踪特定指数或资产组合的特性大幅降低了私募机构的个股研究成本。另一方面,ETF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和二级市场的高流动性,使得私募机构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进行投资组合的动态调整和现金管理,及时捕捉市场机会,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在上海畅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宝晓辉看来,私募基金青睐ETF投资,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量。一是顺应市场趋势,优化投资策略。私募机构通过配置ETF,不仅能够迎合市场需求,吸引更多投资者,还能在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利用ETF分散投资的特性来降低个股波动风险,获取相对稳健的收益。二是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投资效率。ETF通常采用被动管理策略,管理费率相较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更低。对于私募机构而言,较低的管理成本意味着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尤其在长期投资中,成本优势更为显著。

从私募机构重仓今年首发的ETF情况看,前述37家私募机构中,19家主观私募机构合计持有ETF份额达2.11亿份,明显高于量化私募机构持有的1.45亿份和“主观+量化”私募机构持有的1.28亿份。另外,中型私募机构购买热情最高。6家管理规模在20亿元至50亿元之间的私募机构合计持有ETF份额达1.84亿份;6家管理规模在10亿元至20亿元之间的私募机构合计持有ETF份额为0.82亿份。两者合计持有ETF份额占私募机构持有总量的比重为54.96%。

顺应市场趋势

从私募机构抢筹的具体情况来看,上证180、创业板50等指数的相关ETF最受青睐。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私募机构持有的今年首发的23只ETF中,上证180ETF和创业板50ETF各占5只,产品数量位列第一。其中,工银瑞信创业板50ETF、富国创业板50ETF均获4家私募机构踊跃配置,银华上证180ETF、南方上证180ETF、兴业上证180ETF、平安上证180ETF则均被3家私募机构大手笔买入。

显然,私募机构更倾向于投资覆盖广泛、具备高增长潜力的ETF。对此,李春瑜表示:“主要原因在于上述类型的ETF能够有效承载私募机构的投资逻辑和市场研判,助力其精准捕捉市场机遇,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在宝晓辉看来,覆盖广泛的ETF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市场或板块的整体走势,与行业宏观景气度高度相关。只要私募机构能够准确预判市场方向,通过投资相关ETF通常可获得与市场趋势相匹配的收益,无需承担个股选择带来的额外风险。这种“重行业、轻个股”的投资策略,在波动加大的市场环境中更具优势。此外,近期政策面频繁释放支持科技创新的积极信号,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高成长板块的乐观预期。私募机构积极布局相关ETF,顺应了政策导向和市场趋势。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进出口总值突破200亿元
下一篇:深圳将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超2000亿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