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实施“六项举措”提振干部担当作为精气神

2025-03-24 17:18:32   

近年来,云州区坚持搭平台压担子、给职位给待遇、树典型立标杆、攻重点破难题、大胆容合理纠、能者上庸者下“六措并举”,全方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搭平台压担子,历练担当。强化以事砺人,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转型等“吃劲岗位”作为干部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提拔表现突出的干部。制定出台《云州区选派年轻干部到吃劲岗位锻炼培养使用的实施方案》,在全区各单位党组织择优推荐的基础上,有计划选派优秀干部到“吃劲岗位”中锻炼培养3-6个月,锻炼期满后进行专项考核,由锻炼单位负责人、分管区领导、锻炼单位干部及同岗位其他锻炼干部分别进行评价排名,结合评价排名情况对干部的履职情况、工作状态、能力绩效作出综合分析,优中选优提拔到领导岗位上。2022年以来,共选派40名干部到“吃劲岗位”锻炼培养,从中提拔22名表现突出、担当作为的干部。

给职位给待遇,激励担当。强化正向引导,充分运用提拔重用、职级晋升与考核奖金的激励作用,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用好有限职数资源,对任职时间较长、踏实干事、表现优秀的干部及时晋升职级,激发各层级各年龄段干部工作积极性。对近三年年度考核中有两次以上优秀等次的31名干部晋升职级。2022年以来,临近退休的117名干部,有48名因长期兢兢业业、工作热情不减晋升职级,有效激励老同志安心工作、积极作为。同时,制定出台《关于规范云州区年度考核奖发放办法的意见》,实行年度考核奖差异化发放,乡镇在区直机关标准的基础上上浮20%,年度考核优秀的单位与个人,分别在考核良好(称职)标准的基础上上浮50%,担当作为干部每年额外增发1万元。年度考核一般等次的单位,只发放考核良好单位标准的50%,通过打破平均主义、差异化发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树典型立标杆,带动担当。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干部见贤思齐、实干进取。从乡村振兴、招商引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等重点任务中择优比选出实绩突出、作风扎实的,评为担当作为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并作为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的重点考虑对象。2021年以来,共表彰奖励了56名担当作为干部,已有23名得到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

攻重点破难题,践行担当。以大事要事为牵引,在乡村振兴、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等重大任务一线摔打磨砺干部,实现工作推进和激励干部担当的“双赢”。加大乡村振兴干部的交流使用力度,积极选用在乡村振兴一线中的优秀干部。2021年以来,共提拔重用乡村振兴干部85人、平调交流78人、晋升职级16人,旗帜鲜明激励干部在乡村振兴担当工作中履职担当。通过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四诺四评”机制,实施农村党组织“争旗提档”、社区党组织“创星升级”活动,实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等多种措施来激励干部干事创业,还出台了《进一步保障农村“两委”主干待遇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可按比例为“两委”主干提取奖励性工资,最高可获得20万元。

大胆容合理纠,保护担当。坚持严管厚爱结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通过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积极稳妥使用受处理处分干部,释放鼓励干部干事担当的强烈信号。制定出台《大同市云州区重大项目容缺容错审批暂行办法》,规定在重大项目的规划、立项、土地、环评、能评、林地等工作过程中,为保证重大项目及时开工落地或投产达效,对不是因主观原因造成错误的,予以免责,充分调动了各部门推进重大项目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密切关注受处理处分干部,对那些以实际行动主动改正错误、踏实苦干并作出成绩的干部,视情况予以使用,让“跌倒”的同志重新“站起来”“干起来”。2024年对9名分管急难险重工作的干部,在受处理处分影响期满后进一步使用。

能者上庸者下,倒逼担当。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管理机制,倒逼干部铆足担当之劲,推动形成真担当的行动自觉。在年度考核中增设单位评为一般等次的硬性比例要求,并与市考核区结果紧密挂钩。同时,在开展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等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擂台比武”模式,制定出台《领导干部述职考评大会工作方案》,每年年初召开述职考评大会,让单位主要领导现场述职、同台竞技,按照单位职能、工作性质,通过横向比较,进行“五位一体”评价打分排名,排名靠后的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组织调整。2022年以来,调整了4名排名靠后的单位主要领导,6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通过能上能下,让干部有了不进则退的危机感。( 赵进达)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合阳县新池镇:“乡村说事”话和谐 共绘治理新画卷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