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忻州市偏关县委组织部聚焦社区党建,夯实城市基层治理基础,指导社区系统构建“镇党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五级党建体系,推进10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195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提供志愿服务,全方位提优基层治理“满意度”,为民服务项目认领是偏关县委组织部站位进一步深化“四双”机制,聚集社区服务要素,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的全新一招。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社区是党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民服务项目认领以驻地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双报到、双包联、双服务、双评价”机制为抓手,以党建为纽带,发挥多方协同作用,推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落地生根。6个社区100余名党员干部专职下沉,主动走访、自主发掘、精准摸排,围绕党建、政策宣传、困难帮扶、老年人关爱、环境美化、青少年关爱、医养健康、社区文化等8个项目,形成217条为民服务实事项目,实现服务资源与居民需求的精准对接。
整合资源,凝聚共建共治合力。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协奏曲”。县委组织部牵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搭台,各驻地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积极推动资源下沉,主动承接辖区内区域性、社会性、公益性等志愿服务,不断同频共振,形成治理合力,拓展社区治理新空间。在为民服务项目认领仪式上,新城社区发布了涵盖“党建项目、困难帮扶项目、老年人关爱项目、环境美化项目”等35项细化服务项目清单,并将项目分为A、B、C三类,A类项目要求所有单位认领,B类项目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特长并结合群众需求选择认领,C类项目为各单位自选项目,需由社区配合完成。28家驻地单位结合自身职能积极认领,现场签订“为民服务实事项目认领清单”,明确服务内容,确保项目落地有声。
持续深化,推动治理再上新台阶。偏关县委组织部将以此次为民服务项目认领仪式为契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推出“双监督、双评估”机制。在监督方面,成立由组织部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组成的服务质量监督小组,定期实地检查各单位党组织服务项目执行情况,同时设立线上线下双渠道监督举报平台,居民可随时反馈问题,组织部及时介入调查并督促整改。在评估环节,引入新关镇党委作为评估单位,从服务专业性、群众满意度等多维度量化评估党员服务质量,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居民意见并出具专业评估报告;每季度组织服务对象对党员服务打分评价,结果与党员年度考核挂钩。以此有效激发党员提升服务质量的积极性,推动基层治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切实让居民享受优质服务。
偏关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进一步加强社区与包网格单位同频协作,把居民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以“小项目”撬动“大服务”。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基层治理的新方法、新路径,为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注入更强动力,打造基层治理的新典范。(偏关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