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山西大同平城区打造“一站式”矛盾调解“平城样板”

2025-04-16 11:58:50   

大同市平城区综治中心以“智治”为支撑,锚定“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探索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平台,通过资源整合、流程再造、数字赋能,推动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一地不用跑”,从“线下办”向“云上办”转变,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蹚出一条具有平城特色的基层善治之路。

一扇门汇聚千条线,群众诉求“全响应”

平城区综治中心坚持“功能定位科学化、运行机制高效化”原则,按照“一厅四室”功能规范打造,整合法院、公安、司法、信访、人社等30余个部门资源,吸纳行业性调解组织、法律顾问、心理服务团队等社会力量入驻,科学构建引导受理、多元化解、指挥调度分区布局,通过常驻、轮驻的方式,让群众只需走进综治中心大厅,即可享受矛盾调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全链条”服务,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服务。

完善调解制度,建立督办单和警示单等相关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形势,及时逐级解决个性问题、防范化解共性问题,创新“三色预警”机制,村(社区)矛盾纠纷汇聚到位,高效处置一般性矛盾,街道充分联动,合力处置复杂性矛盾,区级全面统筹,监督处置重大矛盾,构建起“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多元化解工作体系。

分层递进筑防线,多元共治“织密网”

立足“首善平城”定位,结合“155”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持续打造区级综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平台,各级综治中心深入推进“五部联调”机制落实,推动“五员入网”,统筹基层政法综治工作力量融合、手段融合、机制融合,整合社会治理资源,打通群众服务端,组织基层各类人员结对共建,开展组团服务,通过入户走访对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全面广泛排查,及时上门解决,实现群众矛盾调解线上受理线下处置,坚持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升级,构建起全域社会治理“一张网”工作格局,助力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据跑替代群众跑,智慧调解“零距离”

平城区为实现“一地不用跑”目标,持续加强综治中心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依托“网格智治工程”,创新推动“1+3+N”智慧网格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打造线上“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运行,分阶段录入辖区内重点人员及出租房屋信息,进一步汇聚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隐患等数据,打通与“12345”“雪亮工程”“110”接警平台等数据接口,开通“随手拍”功能,拓宽群众诉求反映渠道,提升数据共享和分析能力,实现矛盾线索智能分析、精准推送,推广线上调解小程序,提供法律咨询、视频调解等“隔空对话、云端解纷”服务,实现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从“矛盾中转站”到“问题终点站”,平城区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一站式”服务打破治理碎片化困局,用“全周期”理念重塑矛盾化解生态,2024年累计化解矛盾纠纷6627件,调解成功率达80.99%,获评“山西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下一步,平城区综治中心将持续深化“枫桥经验”平城实践,以“小网格”托起“大平安”,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基层智慧。(大同市平城区综治中心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5年“春尚大典”暨罗城山泉区域品牌专场推介会在南宁举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