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公安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积极探索反诈“123”机制(即一张智慧网格,专业打击与部门协同二轮驱动,预警劝阻三次干预),推进“网格+反诈”深度融合,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2025年一季度,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工作呈现警情数、群众被骗损失金额同比下降,破案率、抓获嫌疑人数同比提升的“两升两降”良好态势。
“智慧网格”织密全民防护网
“叮!您有一条新的信息!”傍晚六点,家住凤岗街道的陈大姐刚端起饭碗,手机里的网格群便跳出一条带着红色警示标志的信息。点开一看,正是社区网格员小李转发的反诈知识宣传视频。
这样的“指尖上的反诈课堂”,每天都在沙县区1166个网格的微信群里生动上演。在智慧治理中心的数字大屏上,全区网格群像星罗棋布的神经元实时闪烁,民警轻点“反诈宣防”模块,精选的防诈短视频、图文预警便如涟漪般扩散至每个微信末梢群。
“多亏网格员小吴那天上门‘碎碎念’,不然我卡里的10万就飞了!”提起上月的遭遇,经营小吃店的老林仍心有余悸。当时他被“网络贷款”骗局的话术绕得晕头转向,突然想到网格员小邓曾经来到店里开展反诈宣传,“这不就是小邓说的诈骗吗?”他立即终止了操作并到派出所当面核实,并在经过民警的讲解后彻底醒悟。如今他的店门口也贴着醒目的反诈宣传海报,店内放置着各种宣传单,成了街坊们口中的“反诈情报站”。
据统计,仅2025年以来,沙县公安就通过网格群发送精准推送防诈预警、情景剧等宣防信息超600条,受众达10多万人次,织就了一张全天候、无死角的全民防护网,电诈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5%,损失数下降31%。
“双轮驱动”提升协同打击力
2024年11月4日,经前期缜密侦查,沙县公安集中刑侦、治安、巡特警、派出所多警种力量,在沙县城区成功捣毁一“跑分”洗钱团伙,现场抓获刘某等犯罪嫌疑人12名,缴获手机80余部,电脑40余台。
“我们才来沙县作案不到一个星期,没想到就被你们抓了。”该案一名犯罪嫌疑人刘某在被抓获后说道。
沙县公安大力建设反诈机制办与刑侦大队专业打击团队,坚守侦查破案的主责主业,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为落脚点,全力提升打击效能。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多部门协同响应的联动机制,实现涉诈资金线索、可疑取现线索、可疑账户线索的快速响应、快速联动、快速处置,以“双轮驱动”提升打击合力。
2025年3月18日15时许,民警在工作中获取到一条线索,辖区有群众疑似正在被“快递中奖”方式诈骗。区公安局立即开启警银联动模式,与银行部门对相关时间段内大额取款的客户全面摸排,快速锁定现年50岁的王大姐(化名)就是被骗当事人。民警根据摸排结果,迅速上门开展工作,避免了王大姐30万元人民币损失。
针对“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第三方投送”等涉诈犯罪新演变,沙县公安快速完善警企协作机制,与快递、网约车等平台构建“数据互通、风险联判、即时阻断”的联防机制,让第三方服务平台从犯罪通道转变为反诈前沿哨点。今年1月4日,辖区一名货拉拉司机在运输途中,发现货主托运的纸箱内竟藏着着2万元人民币,他立即报警,并协助民警将破获该案。
2024年,沙县公安破获电诈案件125起,同比上升95.3%,抓获犯罪嫌疑人172名,追回并返还涉案资金250余万元,位列全市第二。2025年一季度,沙县公安抓获电诈人员数比升10.4%,破案数比升8.52%,延续了良好态势,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气焰。
“三重防护”守住百姓钱袋子
“罗阿姨,我是民警小李,上次您遇到的可疑情况之后,最近还有收到让您转账或点链接的陌生信息吗?”“多亏你们再三提醒,我现在已经彻底醒悟了!现在陌生来电我都不接,还让儿子给我手机装了国家反诈中心反诈APP。”区公安局反诈机制办内,民警李丁正在电话回访几天前差点被骗预警劝阻对象的罗阿姨。
原来就在两天前,居民罗阿姨接到自称“抖音客服”的来电,对方以帮助罗阿姨开网店赚钱为由对她实施诈骗。指挥中心发现后立即将指令发送给当日凤岗派出所出警民警吴祥邦,快速见面预警阻断了罗阿姨和骗子的联系,阻止她进行下一步操作,并开展当面宣传。当天下午,罗阿姨所在社区民警吴亚男就来到她家,对当前高发的十余种电信诈骗类型,详细向罗阿姨做了普及。
沙县公安实行预警劝阻与预警账户保护性止付双同步的工作制度,对一次资金预警开展“出警民警见面劝阻-社区民警入户二次宣防-机制办审核并回访”的三次干预工作机制。当发现异常通话、转账行为时,指挥中心立即指派出警民警上门预警劝阻;社区民警与网格员在48小时内入户开展“靶向”宣传,详细讲解当前高发诈骗类型,巩固劝阻成果;反诈机制办专班人员则不定时对预警劝阻对象开展跟踪回访,确保“不反弹、不复发”。
据了解,2024年以来,沙县公安成功预警劝阻潜在被骗群众1780人次,避免经济损失超500万元。(沙县区委政法委 李光祯)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