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山西大同平城区开源街道:“四化”机制绘就精准帮扶暖心画卷

2025-07-07 11:18:56   

今年以来,大同市平城区开源街道以“网格化摸排、分类化施救、动态化监管、温暖化帮扶”四化工作机制为核心,构建“底数清、救助准、监管严、服务暖”的全链条精准帮扶体系,推动社会救助从“粗放覆盖”迈向“精准滴灌”、从“政策落地”实现“精准赋能”。

网格化摸排:织密“神经末梢”,让底数“活起来”

开源街道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治理逻辑,以“铁脚板+大数据”双轮驱动,打通困难群体排查“最后一米”。采取“上门访+数据筛”模式,组织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按“一网格一清单”要求,对辖区居民开展“拉网式”入户走访,重点关注低保边缘家庭、重病重残人员、单亲家庭等隐性困难群体。此外,强化部门数据协同,通过医保、残联等部门数据反馈,上半年累计摸排0.38万人,锁定“隐形困难对象”10户,切实将“沉默的困难”转化为“可及的救助”。

分类化施救:打破“一刀切”,让救助“准起来”

针对困难成因复杂、类型多样的实际,开源街道突破传统“按收入定救助”的单一模式,建立“急难程度+致困原因”双维度分类机制,将救助对象划分为三类群体,匹配差异化救助方案,实现“精准滴灌”。

一类群体(突发性困难):聚焦因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突发变故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实施“急难型救助+临时救助衔接”机制。例如,上半年通过复核的3户大病家庭中,1户癌症患者家庭在基本医保报销后,叠加临时救助金0.5万元,有效缓解了高额医疗支出压力。

二类群体(持续性困难):针对残疾、单亲抚养家庭等长期存在支出型困难的群体,建立“支出型救助”机制。根据家庭刚性支出(如教育、医疗、护理费用)占收入比例,动态调整基本生活救助金标准。上半年,为129户支出型困难家庭调增低保金,平均每户每月增发133元。

三类群体(临时性困难):面向失业、修房屋等短期陷入困境的家庭,发放“过渡性临时救助金”。上半年,为2户因失业致困家庭分别发放临时救助金2190元,按730元/月的标准给予3个月帮扶,帮助其渡过“缓冲期”。

动态化监管:打通“数据壁垒”,让保障“实起来”

开源街道建立“数据比对+监督反馈”双向闭环机制,破解救助对象“只进不出”“动态调整滞后”难题。一方面,依托民政部“金民工程”系统和本地救助信息平台,定期对救助对象家庭收入、财产、车辆、房产等信息进行跨部门比对,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对象,同步纳入新增困难群体。另一方面,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设立救助监督热线,鼓励群众对“错保”“漏保”问题举报,倒逼救助公平。

今年以来,开源街道通过动态监管累计退出不符合条件对象5户,新增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10户。

温暖化帮扶:延伸“服务链条”,让民心“暖起来”

开源街道坚持“物质救助+服务救助”并重,跳出“发钱发物”的单一模式,围绕“保基本、促发展、暖人心”目标,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全方位帮扶体系。一是建立“街道财政供养人员”一对一结对机制,每人联系1户困难家庭,上半年累计开展上门走访73次,动态跟踪需求并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链接共建单位、爱心企业等社会资源,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展“定制化”帮扶。如为困境儿童捐赠学习用品、为残疾人进行无障碍改造、为独居老人提供爱心午餐、精神关怀等。三是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为契机,整合免费理发、健康义诊、各类公益活动等资源,上半年累计开展各类服务100余次,解决实际问题33个,让困难群众切实享受到多元化服务。

据介绍,下一步,开源街道将持续深化“四化”实践,推动社会救助从“人工精准”向“智能精准”升级,切实把民生底线兜得更牢、更暖。(中共大同市平城区委平城区人民政府新闻中心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少背人情债 邻里情更浓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