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怀仁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非遗拓印送下乡活动,将11幅承载着地方文物记忆的拓印作品,逐一送到各乡镇(街道)相关负责人手中,以“拓印”这一传统技艺为桥梁,让沉睡的文物“走”出保护单位,走进基层群众视野,切实推动文物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此次送出的拓印作品,聚焦怀仁古镇吴家窑宁静寺出土石碑。碑首所刻“萬善”二字为行楷双钩阴刻,字体清秀隽美,尽显历史韵味。每幅作品均标注“乙巳年小暑,子文篆刻工作室拓并记”,清晰记录文物背景与拓印信息。
这11幅作品的诞生,凝聚着多位文化工作者的心血:其中“萬善”二字的拓印工作由怀仁市文物保护利用服务中心文保员付帅负责,确保文物细节精准还原;作品的文字内容,由数十年来深耕怀仁文物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安孝文撰写,字里行间承载着对地方文化的深厚情感;最后由怀仁市篆刻名家曹子文执笔书写,以精湛书法为作品增添文化质感。
“这次能参与文旅局非遗拓印送下乡、让文物活起来的活动,对我来说是很特别的经历。”曹子文在谈及参与感受时表示,用自己擅长的书法、篆刻技艺,让更多人直观感受文物的历史价值与艺术魅力,为家乡文物保护出一份力,内心满是参与文化传承的价值认同感。
“文化下乡、让文物活起来,核心是通过创新方式激活文物的历史文化和时代价值。”怀仁市文物保护利用服务中心的王守政介绍,此次活动旨在将文物从静态的保护对象,转变为可感知、可互动的文化载体,让文物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内涵融入现代生活,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
对于此次拓印送下乡活动,接收作品的单位也积极响应。吴家窑镇副镇长牛慧表示:“镇党委、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文物保护工作,全力配合文旅局各项部署,与相关部门共同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让更多群众了解本地文物故事,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新家园乡副乡长王融坦言:“咱们就应该把文物都保护起来,让文物活起来,多研究文物的来历,让文物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
据介绍,此次怀仁市开展的非遗拓印送下乡活动,不仅让基层群众近距离接触到本土文物资源,更以接地气的方式搭建起文物保护与公众参与的桥梁。未来,怀仁市将持续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让更多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持续为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增添鲜活持久的生命力。(怀仁市融媒体中心 王荣 王晓丽)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