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福建永安:特早蜜飘香 解锁乡村振兴“甜蜜”密码

2025-09-23 17:38:28   

当下,福建永安市洪田镇大科畲族村的特早蜜迎来了成熟采摘季。在柑橘园里,青绿透黄、果香弥漫的果实缀满枝头。果农们忙活着穿梭林间,采收、分拣、装箱……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新图景正在深山“甜”野上徐徐铺开。

 

果农忙活着采收成熟特早蜜。

 

大科村是洪田镇独具特色的“水果村”,其中,特早蜜更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水果”。其“特早熟”的优势明显,比普通柑橘提早2个月成熟,8月下旬便进入了采摘期,这宝贵的“时间差”,有效填补了夏末秋初柑橘类水果市场的空档,一上市,就快速成为消费者的“抢手货”。

“今年气候适宜、雨水充沛,通过科技赋能、技术护航,特早蜜产量较去年增加了三成!”大科村村委吴廷添乐呵呵地说,“今年行情不错,收购价每斤可卖到2至4元。产量最高时,一天就有20多辆大货车排队前来拉货,日均可运出200多万斤。看着一车车蜜桔发往全国各地,我们心里比蜜还甜!”

 

先进的弥雾喷灌系统。

 

步入大科村的各大果园,现代农技设施随处可见。不仅有高效转运果实、单趟运力达300公斤的轨道“小火车”,还有先进的弥雾喷灌系统,以及广泛应用于病虫害防控的无人机,科技赋能日益成为助推当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大科村通过组织果农多次“走出去”开拓新视野、“请进来”传授新技术,使技术交流成为果农的新常态。如今,村里已率先实现了“机器换工”蜕变,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升了果实品质。

吴连奎是大科村最早规模化种植特早蜜的带头人。二十多年前,他的果园还只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坡。他敢为人先,率先引种特早蜜品种,通过多年持续改良品种、扩规模、精管理,如今,他的特早蜜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亩,每亩利润突破1万元,使荒山真正变成了“聚宝盆”。

一颗果成就一个产业。随着“大科特早蜜”声名远扬,各地客商纷纷慕名而来,为大科村铺就通往全国的“致富桥”。如今,大科村特早蜜已成为强村富民的“甜蜜产业”,全村柑橘类种植面积达3600亩,其中特早蜜达2600亩,总产值超6000万元。曾经的“穷山村”如今旧宅换新颜,小路成大道,村容变整洁,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大科畲族村新图景。

 

目前,洪田镇已形成以特早蜜、脐橙、沃柑为主的规模化柑橘产业链。全镇柑橘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量9万吨,年产值突破3.6亿元。全镇20个行政村有19个村发展柑橘种植,其中10个村成为了“柑橘专业村”。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当地开拓创新、高效发展的一套新机制。洪田镇坚持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积极鼓励村集体流转盘活闲置资源,引导农户规模化种植柑橘、黄桃、鹰嘴桃、火参果等特色水果。通过组织“土专家”和“种植能手”深入田间,运用“间伐、根接、换体”等新技术,帮助改造老果园、提升果业品质,真正实现了“因果而兴、因果致富”。截至目前,全镇经济林果总面积超4万亩,年产值高达4.63亿元。

目前,洪田镇正依托辖区优质企业,积极筹建线上销售平台,让特色水果插上“云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精心设计融合本地山水文化元素的统一包装,让水果穿上品牌“新衣”,全面提升产品形象与市场附加值。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以数字技术赋能现代农业,以品牌战略提升产业价值,不仅要让果子结得好,更要让它叫得响、卖得俏!”洪田镇党委书记涂述灵表示,将以水果产业为纽带,深化“农业+电商+旅游”发展新模式,持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服务链,加快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引擎”。(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黄中泉 洪田镇 张小燕)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岳屏镇开展“全国科普月”科普宣传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