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金秋,河曲红葱进入品质形成与集中收获关键期。在忻州市河曲县鹿固乡红葱种植基地,连片的红葱长势旺盛,绿意盎然。微风轻拂,葱田泛起层层绿浪,独特的香气四溢,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这片“火红”的产业,正有效拓宽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走进鹿固乡上榆泉村红葱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一垄垄、一行行红葱整齐排列,株株茎秆粗壮、葱叶挺拔,村民们穿梭其间,正在进行除草、培土等最后的管护工作,确保红葱在收获前能吸收充足的养分,个个“膀大腰圆”。
近年来,鹿固乡将红葱种植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集中流转土地,推广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让这一传统农产品的效益实现最大化。
上榆泉村党支部书记王振刚介绍:“过去人们种的是3亩、2亩,它比较单一,现在通过村合作社,统一是公司+农户模式,农户在这里种,都是成片的,100多亩,在这里还有其他收益。通过这样,老百姓不离家门口就能稳定就业,一年也能增收5000—6000元。今年这个葱长得挺好,也能达到20多公分,现在销路也不愁,县里有订单合作,我们主要是把这个红葱种起来种好,其他交给公司,老百姓风险就更小了,他们有价格补贴、保险,种红葱也就积极性更高了,这个红葱就是老百姓的‘金疙瘩’‘金宝贝’。”
让红葱成为“金疙瘩”,不仅要解决“种得好”“卖得出”的问题,更要探索“效益高”的路径。为此,鹿固乡双管齐下,一方面积极探索红葱的深加工与多元化销售路径,以延伸产业链条;另一方面着力夯实产销对接与风险保障体系,彻底解除农户后顾之忧,全力推动这项“火红”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路上行稳致远。
鹿固乡项目办主任王蕊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把红葱种起来,卖出去,更是要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富民产业,让农民的收入极大地提升。下一步我们还将通过“合作社+农户+公司”三位一体的种植生产运营方式,依托公司的营销组织,采用现代市场化营销手段打通市场渠道,让我们的河曲红葱走出去,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绿野葱茏,孕育着丰收的希望;红葱产业,寄托着百姓致富的梦想。如今,河曲红葱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农业“金名片”。这片充满生机的绿色,不仅是田野上最美的风景,更是老百姓心中对美好生活最实在的期盼。一个因“葱”而兴、因“葱”而富的乡村振兴新故事,正在黄河岸畔娓娓道来。
(河曲县融媒体中心 谢雨村 李忠源 苗吉)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