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四川省开江县:“1233”工作模式助推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10-13 10:38:51   

为深入贯彻落实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工作要求,四川省开江县司法局聚焦关键环节,勇于探索创新,全力构建以建强一支队伍、把好两个关口、抓好三个重点、实施三项举措为核心的“1233”工作模式,持续夯实社区矫正工作基础,有力推动了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发展。

建强一支“高素质”执法队伍,提升矫正执行力。开江县将队伍建设作为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基石。一方面,持续强化“专职、专业、专责”队伍建设,通过优化编制配置、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目前全县拥有社区矫正政法专项编制24人、事业编制3人及专职工作者20人,在全市率先实现司法所行政编制全覆盖,辅助人员保障力度位居全市首位。另一方面,通过常态化举办业务培训、实务讲堂及案件评查等活动(累计培训14期、评查案件60件),不断提升队伍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并在全市业务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同时,进一步理顺内部机制,明确县社区矫正管理局、司法所及相关股室的职责分工,构建起权责清晰、保障有力的工作体系,打造出一支配置合理、素质精干、履职到位的高素质执法队伍。

把好“评估与入矫”两个关口,规范执法源头。为从源头规范执法行为,开江县严把两个关键关口。在调查评估关,实施社会调查预评估制度,建立内部研判与集中讨论机制,有效杜绝了评估质量不高、“人情案”等问题。在入矫衔接关,明确社区矫正管理局对接收后、报到前的衔接期负主要监管责任,实行每日核查联系,实现了监管“无缝衔接”。此外,规定新入矫对象前三个月一律按严管标准执行,后续调整需经党组会议审定,此举显著增强了矫正的权威性,提升了矫正对象的在矫意识与遵规守纪自觉性。

抓好“监督管理”三个重点,提升日常监管效能。在日常监管中,开江县聚焦三个重点,确保监管精准有效。一是严格执行“外出请假七必查”,从目的地、事由、时间到佐证资料、审批流程进行全方位审核,并实行分级审批,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违规请销假案件。二是全面细化日常核查,灵活运用电话、基站定位、微信定位、APP签到及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要求每日报告、每日核查,并确保每两天至少进行一次定位手机通讯核查,坚决杜绝恶意逃避监管行为。三是强化签到报告举措,实行“日定位、周听音、月见面”制度,通过每日APP签到定位、每两天电话汇报、每月重点走访等形式,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日常监管网络。

实施“风险防控”三项举措,筑牢安全稳定底线。为确保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开江县实施三项刚性举措。一是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要求司法所和社区矫正管理局每月至少排查一次,建立清单、限期整改、纳入督办,已推送并100%完成整改风险信息140条,有效降低了再犯罪风险。二是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司法所每周对矫正对象行踪轨迹、签到照片等进行比对分析,核查异常情况,并即时启动应急响应,累计研判发现风险隐患36人次,给予处罚24人次。三是严密防范脱管漏管,实行干部包所制度,每周全覆盖电话抽查,对存在脱漏管风险的对象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查找,查找频次要求不低于每日一次,实地走访每日不少于一次,强力压缩了矫正对象的脱逃空间。(四川省开江县司法局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灵川:企业生产“进度条”拉满 奋力冲刺四季度
下一篇:北京社区文化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