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党建 > 正文

赣南医科大学搭建五个党建平台 唱响“红医魂”党建主旋律

徐华平    2025-11-05 16:35:27   

日前,江西赣南医科大学举办了10月份“红医魂”党建书记沙龙。学校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邱伟、康复学院党委书记叶贞丽先后以《“红医卫士铸魂  党建引领赋能,奋力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党建引领促发展  红医铸魂育新人,康复学院“医我看”党建品牌建设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围绕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进基层党组织“三化”建设和新时代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等方面内容讲授党课,结合学院实际提出了党建工作思考、分享了实践经验。

赣州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俊锐作为校外专家应邀出席并作“致良知+青年成长”专题讲座,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切入,结合工作经历与人生感悟,用生动案例阐释“致良知”与青年理想信念塑造、道德修养提升、社会责任担当的内在关联,鼓励当代医学生既要精进专业本领,更要涵养医者仁心,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整场授课案例丰富、语言鲜活、思想深刻,理论指导性与实践感染力强,引发在场师生强烈共鸣、纷纷点赞。

 

赣南医科大学红医魂党建书记沙龙

 

据悉,作为赣南医科大学五大党建平台之一,学校自2025年起每月举办一期“红医魂”党建党委书记沙龙,组织开展基层党建经验交流,促进基层党组织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推动发展。近年来,赣南医科大学党委创建培育了“1+5+5+N”红医魂党建品牌,通过积极搭建党建工作、网络、文化、实践、交流等五个平台,不断夯实校内外党建阵地。

一是加强党建工作阵地建设,学校打造了“赣南医科大学红医魂党建中心”,中心是集会议、教育、宣传、服务、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共建共享党建综合体,常态化开展红医党建研究、红医精神传承、红医文化展示、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务干部交流和党员党性教育等工作,正在打造成为学校红医党建研究的“思想高地”、红医精神传承的“实践基地”、党员干部提高党务能力的“充电工地”、党建成效展示的“宣传阵地”。

二是加强党建网络阵地建设,学校打造了“赣南医科大学红医魂党建网站”,网站及时反映学校基层党建动态、党建“双创”成果、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资讯、党务工作经验交流心得、先进典型事迹示范展示、红医文化研究进展宣传等内容。

三是加强党建文化阵地建设,学校打造了“赣南医科大学红医魂党建书吧”,红医魂党建书吧是融合党建教育、文化传播与公共服务的新型阵地,通过各类书籍、数字技术及活动设计,搭建党员群众的学习平台与精神空间,今年10月1日建设投入使用以来,开放式空间免费开放,已吸引越来越多的师生闲暇之时前往阅读书籍、交流研讨、学习充电。

 

赣南医科大学红医魂党建书吧

 

四是加强党建实践阵地建设,学校与当地红色县区合作共建了“赣南医科大学红医魂党建实践基地”,立足赣南革命老区独特的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基层一线,挖掘红色史料,续写红医故事。同时,与地方联合开展“小学生进大学堂”主题夏令营,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爱党爱国、健康成长”的种子。

五是加强党建交流平台建设,每月举办“赣南医科大学红医魂党建书记沙龙”,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抓基层强基础,激发书记少数关键“头雁”效用,推动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保证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任务完成,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赣南医科大学党委通过五大党建平台建设,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出人人关心党建、人人参与党建的良好氛围,持续唱响“红医魂”党建主旋律,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全省工作大局、融入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培育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和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育好苗 兴沃野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