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公安机关发布防范提示信息——

面对网络兼职,不轻信、不转账

本报记者 张天培    2025-02-21 09:17:20    人民日报

动动手指、填填信息,就能日薪过百?工作内容轻松、时间灵活、地点随意,这样的网络兼职可以轻松赚钱?殊不知,打着“工资日结”“轻松赚钱”幌子的网络兼职背后,隐藏着诈骗陷阱。一些网络兼职者看似每天可以赚得几百块的佣金,其实隐藏着被犯罪团伙欺诈利用的潜在风险。兼职者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坑骗,追悔莫及。

日前,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打掉了一个以网络兼职为诱饵、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经查,该团伙以每日保底100元的工资招聘APP兼职员工,诱导兼职者使用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社交账号等信息注册多个虚拟账号。之后,犯罪团伙出售这些账号获利。而这些虚拟账号大部分被用于网络水军、网络诈骗、跑分洗钱等网络黑灰产犯罪,兼职者甚至可能构成共犯。

网络兼职的“坑”都有哪些?公安机关列举了几种典型的诈骗形式。

“高薪诱惑”型。“日赚千元,轻松上手,无需经验!”这些看似诱人的高薪兼职,往往是骗子设下的圈套。他们利用人们急于赚钱的心理,诱导被害者缴纳“保证金”“培训费”等,最后卷款跑路。

“刷单返利”型。“刷单兼职,一单50元,多劳多得!”这种兼职看似简单,实则是典型的刷单诈骗。骗子会先让兼职者尝到甜头,随后以“任务升级”为由,要求垫付更多资金,兼职者最终血本无归。

“虚假平台”型。一些兼职要求被害者注册不明网络平台或下载陌生APP,声称是为了“方便结算”。实际上,这些平台会盗取被害者的个人信息,甚至利用被害者的账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传销骗局”型。“发展下线,躺着赚钱!”这种兼职模式听起来很美好,但本质上是拉人头、传销式骗局。一旦陷入,不仅自己被骗,还可能连累亲朋好友。

“虚假投资”型。骗子会伪装成投资顾问或者理财专家,向被害者推荐一些所谓的“高收益投资项目”,并通过伪造投资收益截图、编造成功案例等各种手段骗取被害者信任。等被害者把钱投入进去,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拖延或者拒绝返还本金及收益,最后让被害者本利皆输。

公安机关提示,识别网络兼职骗局,一定要擦亮双眼,警惕“天上掉馅饼”,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和个人信息。对任何声称“零门槛、高回报”的兼职,都要保持警惕。在开始兼职前,务必通过正规渠道核实招聘方的资质,查询公司注册信息,或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渠道,查看该兼职的口碑和网友的评价。要注意不轻易交纳费用。要求入职前预先交纳保证金、押金、体检费、培训费等费用的兼职岗位,多为骗子设下的圈套。

网络兼职虽便利,但也伴随着风险,一定要牢记“四不”——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不贪心。如果发现自己被骗,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同时,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对方账号等重要证据。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1日 第 08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黑龙江省黑河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陈洪生被开除党籍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