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父母在孩子抑郁治疗期离婚,法院准许吗?

2025-03-28 15:07:28   

近日,平利县法院审结一起离婚案件,对于孩子患病治疗期间当事人要求离婚的,法院依法判决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体现了未成年人利益优先的原则。

【案情简介】

原告李某(女)与被告王某(男)于2008年8月自由恋爱,三年后登记结婚,二人均系初婚。后二人共生育一子一女。王某为维持生计,长期在外务工,与原告李某沟通交流变少,在一起时也常因家庭琐事争吵,家庭氛围很紧张,加之小儿子自从出生起就身体羸弱,家庭注意力都集中在此,对女儿的关爱较少,长此以往,女儿逐渐出现精神抑郁的问题。后李某给女儿办理休学,专门进行治疗,并将孩子转往其他省市就学,被告工作之余亦会探望陪伴孩子,孩子病情有所好转。2024年年底,原告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由诉至法院要求与被告离婚。 

【裁判理由】

本院认为,原、被告自由恋爱三年才登记结婚,婚前感情基础较好,婚后生育了两个子女,建立了一定的夫妻感情。婚姻是以夫妻感情为基础、以夫妻权利义务关系为纽带的结合,是彼此之间幸福的郑重承诺和终身托付,双方均应付出心血去认真经营并承担家庭责任,共同面对问题、解决矛盾,共建良好的夫妻感情。双方在生活中产生了矛盾和隔阂,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女儿的情感得不到满足,长期缺乏安全感,致使其抑郁。面对女儿的病情,原、被告理应给予女儿更多的关注关心关爱,用家庭温暖陪伴孩子。原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夫妻感情破裂,孩子亦在康复期间,故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原告的离婚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依法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法官寄语】

本案系家事案件,在办理时更多地要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利益保护。所有孩子均希望自己的家庭能美满幸福,能享受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这也是长大后能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底气。所有的父母在选择分开奔向新生活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和安定的成长环境,并将责任和义务放在首位。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公安部部署依法严打消费领域假冒伪劣犯罪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